在生物工艺过程中,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是至关重要的步骤,旨在高效地从发酵产物中分离出有价值的成分,如抗生素、酶、多糖和氨基酸。预处理主要是为了去除细胞、菌体、悬浮颗粒以及影响后续分离过程的杂质。固液分离则通过沉降、离心、凝聚、絮凝和过滤等技术实现。
凝聚和絮凝是预处理中的两个关键概念。凝聚是指通过降低胶体粒子间的双电层排斥力,使得微小颗粒聚集形成较大的絮团。这通常通过添加凝聚剂(如铝盐、铁盐)来实现。絮凝则是进一步的过程,通过添加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促进絮团长大,便于沉淀或过滤。胶体双电层模型解释了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当外加电解质浓度增加时,双电层压缩,导致颗粒间引力增强,进而凝聚成团。
离心分离是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评价其性能的主要指标包括分离效率、分离因数和能量消耗。离心分离器能够有效地将密度不同的固体和液体分开,尤其适合处理粘度较高的发酵液。例如,对于细菌和某些放线菌的发酵液,由于菌体微小且粘度大,直接过滤困难,离心法便成为首选。
发酵液预处理的目的在于改善过滤条件和提高产品纯度。例如,去除高价无机离子(如Ca2+、Mg2+、Fe3+)可以通过添加特定试剂,如草酸、三聚磷酸钠和黄血盐,以沉淀形式移除,这些离子可能会影响离子交换法的效率或导致乳化现象。杂蛋白的去除通常通过调整pH至等电点使其沉淀,或者利用盐析、加热变性、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等方式。加热虽能降低滤液粘度,但可能导致原液颜色加深,不适合对热敏感的产品。
吸附作用也是预处理中的一种有效手段,例如使用黄血盐和硫酸锌的协同作用生成亚铁氰化锌钾沉淀,或者在环丝氨酸发酵液中使用氧化钙和磷酸生成磷酸钙沉淀,这些沉淀既可以吸附蛋白质,又可以作为助滤剂,有助于固液分离过程。
生物工艺发酵液的预处理和固液分离涉及多方面的化学和物理过程,包括凝聚、絮凝、离子去除、蛋白质沉淀、吸附和离心等,这些方法的合理应用对于优化生物产品的提取和纯化流程至关重要。通过深入理解这些技术及其相互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生物工程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