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论全球假新闻现象时,我们首先会关注到几个核心概念:假新闻(Fakenews)、过滤气泡(filterbubbles)、后真相(post-truth)和信任问题(trust)。报告通过在27个国家进行的研究,探索了这些概念与公众观点之间的联系。在这项调查中,益普索(Ipsos)在2018年对13,500名成年人进行了调查。
报告指出,许多人认为假新闻、后真相和过滤气泡是其他人的烦恼,而不是他们自己的问题。例如,65%的受访者认为其他人生活在一个互联网上的“气泡”中,他们主要寻找他们已经同意的观点,但只有34%的受访者承认自己也生活在这样的气泡中。这表明人们倾向于认为自己能够避免这样的偏见,而将这种现象视为他人的问题。
接下来,报告探讨了人们对识别假新闻的信心。虽然有6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能够识别假新闻,但只有41%的人相信其他人也有这样的能力。此外,有58%的人认为自己比一般人更擅长辨识假新闻,而只有28%的人认为自己不如一般人。这些数据表明,受访者普遍高估了自己辨别假新闻的能力,而对他人则持有较低的评价。
在信任问题上,报告发现60%的人认为其他人不再关心事实,他们只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东西。同时,有59%的人相信自己比一般人更了解社会现实,如犯罪率等,而只有29%的人认为自己不具备这种理解能力。
报告还涉及了过滤气泡的概念,即个人在互联网上主要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人建立联系,寻找他们已经同意的意见。调查结果表明,在大部分被调查国家中,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例如,美国有77%的人认为其他人在互联网上生活在一个气泡中,而认为自己生活在这样的气泡中的人只有34%。
在报告的另一部分中,通过同意与不同意的问题,调查了人们是否认为自己生活在互联网的气泡中。结果显示,在不同的国家,对此问题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比如在印度和马来西亚,有56%和5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气泡中,而在日本和德国,只有23%和22%的受访者这样认为。
报告综合这些数据,展现了人们如何感知自己与他人在假新闻、过滤气泡和后真相环境中的定位。同时,也展示了不同国家公众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存在差异。这些发现对于理解当前社会对信息消费和信任问题的态度至关重要,对新闻传播、公共政策制定和社会心理学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技术角度来看,过滤气泡和假新闻问题的产生与互联网的个性化算法有很大关系,这些算法根据用户以往的行为和偏好向他们推荐内容,导致用户很少接触到异质性的信息。这些算法强化了用户现有的信念,可能会导致对不同观点的排斥,减少了公众对不同意见的接触和对事实的共同理解。
后真相一词指的是在公共讨论中,情感和个人信仰在塑造观点方面比事实和客观信息更加重要。这种现象在全球政治和媒体环境日益明显,特别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情感化的信息往往比中立的事实性报道传播得更快更广。
信任问题是所有这些问题的核心。当社会对于事实和专家意见的信任下降时,个人更容易接受符合他们信念的观点,无论这些观点是否基于事实。因此,增强社会对于科学和事实的信任,提高公众媒体素养,是应对假新闻和过滤气泡挑战的关键步骤。这需要政府、教育机构、科技公司和媒体共同努力,以创建一个更加健康的信息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