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小猫吃鱼教案
本教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特别是减法的含义和实际意义。通过“小猫吃鱼”的故事,学生可以逐步理解减法的过程,掌握 5 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理解得数是 0 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体会由多到少,由有到无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5 以内加减法。
2. 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得数是 0 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数学情境
教师展示“小猫吃鱼”的图,引导学生思考猫妈妈给小猫准备了多少条鱼。然后,教师展示“小猫吃鱼”的片段,引导学生思考小猫吃鱼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二、建立数学模型
教师引导学生提问数学问题,如“小猫吃了一条鱼,还剩几条鱼?”等,然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三、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列出算式,如 3-1=2, 3-2=1, 3-3=0 等。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意思,算式中的每个数都表示什么。
四、动手操作
教师设计了动手操作的环节—摆小棒,引导学生摆小棒,拿走小棒,并列出算式,如 1-1=0, 2-2=0, 3-3=0 等。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相同的数相减,结果等于 0 的规律。
五、游戏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玩“青蛙跳水”的游戏,引导学生投球,列出算式,如 5-1=4, 5-2=3, 5-3=2, 5-4=1, 5-5=0 等。
六、课后练习
教师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如变换一些形式的加减法算式,开放题等,引导学生巩固 5 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和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加减法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和游戏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