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鲁迅及其重要作品**: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人物,被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多部杂文集如《二心集》和《而已集》等。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2. **《风筝》的文学常识**:《风筝》是一篇散文诗,出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该集子于1927年在北京出版,包含了鲁迅在1924年至1926年间创作的23篇散文诗,表达了作者对20年代中期社会现实的苦闷和抗争。
3. **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涵盖了对鲁迅及其作品的理解,对关键语句的解读,多角度把握文章主题,学习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培养质疑和探究精神,提升创造性阅读能力,以及引导学生体验家庭亲情,学习自省精神。
4. **生字及词语积累**:包括“筝”、“蕾”、“堕”、“丫杈”、“掷”、“伶仃”、“嫌恶”、“肃杀”、“诀别”、“可鄙”、“什物”、“惊惶”、“瑟缩”、“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等词汇的含义,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理解文章情境。
5. **圈点勾画法**:这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通过使用不同的符号标记文章中的重要信息,如精彩部分、观点、要点、摘抄内容、疑问、重点等,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文本。
6. **课文内容分析**:《风筝》讲述了鲁迅小时候禁止弟弟放风筝,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尝试弥补,但弟弟已经忘记这件事的故事。这反映了鲁迅对儿童天性的尊重和对自我反思的重视。
7. **情感基调与事件**:全文的情感基调是悲哀,主要事件是鲁迅小时候对弟弟放风筝的粗暴阻止,以及成年后对此事的深刻自责和试图弥补。
8. **角色态度对比**:鲁迅起初对风筝的“嫌恶”,与弟弟的热爱形成鲜明对比;鲁迅在发现弟弟偷做风筝后的愤怒与弟弟的恐惧和无奈,揭示了封建家长制下的权力关系。
9. **主题思想**:文章通过风筝事件,展现了鲁迅对儿童权利的重视,对封建传统束缚的批判,以及自我觉醒和精神解放的重要性。
10. **人物心理变化**:鲁迅从最初的专制态度到后来的自责和自我剖析,体现出他对于错误的认识和对人性关怀的深化,而弟弟的遗忘则反映了时间对记忆的冲淡和儿童的单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风筝》不仅是鲁迅个人经历的叙述,更是他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成长的深刻反思,对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篇语文学习的材料,更是一次关于理解和尊重他人,以及自我成长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