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中医综合真题答案解析.pdf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中医综合知识解析】 1.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是朱丹溪提出的,这体现了中医阴阳理论中阳气偏盛而阴气相对不足的观念,强调了滋阴降火的重要性。 2.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表示阴阳之间互为依存的关系,没有阴则阳不能生,没有阳则阴不能长,体现了阴阳互根的原理。 3. 宜遵循五行相生规律施治的情况是水不涵木,即肾水不足以滋养肝木,治疗时应按照水生木的原则进行。 4. 化生"涎"的脏腑是脾,脾主运化水谷,能将水谷精微化生为涎液。 5. 肝能促进脾胃运化功能,主要是因为肝主疏泄,能调畅气机,帮助脾胃消化吸收。 6. 对气机升降运动起枢纽作用的是脾胃,脾气主升,胃气主降,共同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升降。 7. "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的生理基础是卫气和,卫气能固护肌表,调和腠理,保持皮肤健康。 8. 分布于上肢内侧前缘的经脉是手太阴肺经,它主要负责肺的呼吸功能和上肢的气血运行。 9. 风邪伤人,痛无定处,体现了风邪的特性是风性数变,风邪善行,导致疼痛部位不定。 10."脉凝泣而变色"的原因是多食咸,咸入肾,过多可能导致血脉凝涩,面色改变。 11. 患者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逆,病机为气脱,即元气极度亏损,失去固摄,表现为全身冷汗、四肢厥冷等症状。 12. 不属于"内风"的是风中络脉,内风多指由脏腑功能失调产生的病理现象,如肝阳上亢、阴虚风动等。 13.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疗方法属于阳病治阴,通过滋阴以抑制阳亢。 14. 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这属于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根据体质选用适宜的药物。 15. 最早提出诊脉"独取寸口"的医籍是《难经》,这是中医切脉诊断的重要方法。 16. 症见表情淡漠,喃喃自语,苦笑无常,病机可能为痰气郁结,蒙蔽心神,导致神志异常。 17. 面色黑主病通常包括寒证、水饮,肾虚和脾虚也可能引起面色黑,但不是所有情况。 18. 呃逆常见原因不包括食积肠腑,呃逆多由胃气上逆或肺胃不和等因素引起。 19. 中午寒战,午后发热恶热,随后汗出而热退,每日一次,符合疟疾的特征。 20. 脉位相反的脉象是濡脉与弱脉,前者轻取即得,后者重按始得。 21.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紧,伴咳喘痰黄,大便干结,证属表寒里热证,即外有表寒,内有里热。 22. 不属于肝火犯肺证临床表现的是胸部疼痛,咯吐血腥臭痰,这更可能是肺热炽盛的表现。 23. 不见表证表现的是寒痰阻肺证,因为表证通常与外邪侵袭有关,而寒痰阻肺属于内邪致病。 24. 阴部灼热瘙痒,带下黄臭,舌苔黄腻,脉弦滑数,属于肝胆湿热证,肝经湿热下注所致。 25. 不属于胃阴虚证临床表现的是大便稀溏,小便短少,这通常是脾肾阳虚或湿热下注的表现。 26. 不属于实证典型表现的是腹胀时作,实证通常表现为腹痛硬满,舌质绛紫,舌苔厚腻。 27. 月经停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肢体麻木,证属肝血虚证,肝藏血,血虚则症状显现。 28. 六经病的传变中,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不同于单一经脉传变的传经。 29. 何首乌炮制的目的主要是改变性能,使其更适合用于补肝肾,乌须发,润肠通便等功效。 30. 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的功效,但不具有消肿排脓的作用,这通常是连翘或皂角刺等药物的功能。 31. 既可治热毒血痢,又可治冷积久病的药物是鸦胆子,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32. 具有祛痰止咳、杀虫疗疮功效的药物是雄黄,常用于外用治疗疮疖肿毒等。 33. 清热利湿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的药物是薏苡仁,生用偏于清利湿热,炒用则偏于健脾止泻。 34. 下列未提及的药物功效与应用需结合具体题目内容来解答,这部分信息不完整,无法给出具体知识点。
- 粉丝: 0
- 资源: 6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