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中的应用
本文主要讨论了 BIM 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中的应用情况,以沈阳市南北快速干道综合管廊工程项目为例,探讨了 BIM 技术如何助力综合管廊的建设。通过建立三维模型、设计图纸错漏碰撞检测、基于 BIM 的施工管理等,实现了项目的高效协同和信息共享。
一、引言
在全球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已成为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的杠杆。对于建设领域,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就是用信息技术系统来管控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每一个环节。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作为创建并利用数字化模型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设计、建造和运营全过程进行管理和优化的过程、方法和技术,就是建筑行业两化融合的技术手段,正在变革建筑业的未来。
二、BIM 技术简介
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 ) 技术是继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 技术之后的建设领域又一重要计算机应用技术。它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为建筑物从建设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并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 BIM 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三、工程概况
沈阳市南北快速干道综合管廊工程项目总长 2.313 公里,等宽设置在南北快速干道南段隧道暗埋段顶部,分为下部行车隧道层和管廊层,入廊管线包括电力、通讯、给水、热力、污水箱涵及雨水箱涵,管廊上部设有投料口、给水电信分支口、热力分支口、电力分支口、风井和逃生口,功能性用房分别为附属用房、电机房、废水泵房和通风排风机房。 管廊标准断面总宽度 21.1 米,内高 3 米,全钢筋混凝土结构。
四、BIM 技术研究与应用情况
基于 BIM 技术的综合管廊以顺利建设为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综合管廊建设协调体系,以综合管廊模型为基础,形成管线安装预先模拟、方案更加合理及节约工期等机制于一体的综合管廊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全产权单位综合管廊信息共享、各专业建设工作的无缝对接,促进综合管廊建设工程顺利进行。
4.1 建立三维模型
管廊模型的建立,主要是以 REVIT 为建模工具,以变形缝为分割段,实行全专业精细化建模,最后以链接的方式,将 BIM 模型进行协同管理,构建模型内容为:工程标段隧道主体结构、管廊主体结构、雨水仓、污水仓、给水管线、热力管线及电信电力管线等 BIM 模型,模型详细程度等级均达到 LOD300(见《北京市民用建筑信息模型设计标准》第 12 页)已上,为实现 BIM 技术的深度应用奠定基础条件。
4.2 基于 BIM 的设计图纸错漏碰撞检测
传统管廊二维设计包含管廊平剖面图,由于 CAD 软件绘制的图纸缺乏关联,图纸之间信息是各自孤立的,需要依靠人工来完成图纸之间的信息关联,出现图纸之间的错漏碰撞就很难避免。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管廊二维设计便暴露出了一些缺陷:(1)由于缺乏完整详细的地下管线资料,在设计管廊时如果仍靠想象来设计绘制平剖,(2)图纸之间的信息关联困难,容易造成设计错误和施工事故。
五、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 BIM 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中的应用情况,证明了 BIM 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项目的建设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信息共享和协同作业的能力。因此,BIM 技术的应用将对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