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图像融合技术及其遥感应用:图像融合效果评价
多源图像融合技术是指将来自多个不同的遥感图像源(如摄像机、雷达、激光雷达等)获取的图像信息融合成一个新的图像,以提高图像的解析度、精度和可靠性。图像融合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遥感、机器视觉、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领域。
图像融合技术可以分为灰度图像融合技术和彩色图像融合技术两种。灰度图像融合技术是指将多个灰度图像融合成一个新的灰度图像,而彩色图像融合技术是指将多个彩色图像融合成一个新的彩色图像。
图像融合技术可以分为实时图像融合系统和非实时图像融合系统两种。实时图像融合系统是指可以实时处理和显示图像的系统,而非实时图像融合系统是指需要一定时间来处理和显示图像的系统。
图像融合技术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步骤,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判断图像融合的效果。图像融合的评价可以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定性评价是指通过人工视觉来评价图像的质量,而定量评价是指通过计算机算法来评价图像的质量。
图像融合的评价规则包括:
* 评价融合图像的质量是图像融合的一个重要步骤。
* 评价融合效果主要包括定性(主观)和定量(客观)评价。
* 定性评价一般选用目视法解译。
* 定量评价分为融合图像的整体质量、融合图像与源图像的关系评价、融合图像和低分辨率图像的光谱信息保真度、融合图像与高分辨率图像的高频信息保真度(纹理信息)等。
图像融合的主观评价规则包括:
* 主观评价的尺度(即评分标准)往往要根据应用场合等因素来选择和制定。
* 对一般人来讲多采用质量尺度,对专业人员来讲,则多采用防碍尺度。
* 主观评价尺度表Mean Opinion Score(MOS)。
* 为了保证图像主观评价在统计上有意义,参加评价的观察者应足够多。
国际无线电咨询委员会制定的CCIR-500五级质量评价标准是评价图像质量的一种常用方法。
美国国家图像解译度分级标准(National Imagery Interpretability Rating Scale,NIIRS)是评价图像质量的一种常用方法,它定义了一组解译任务,覆盖范围从大目标的低级检测到小目标的细节分析。
图像融合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遥感、机器视觉、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