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克以太网接口物理层一致性测试的文档详细介绍了以太网的发展历史、基础知识点、以及不同速率下的物理层标准和测试方法。下面将详细说明这些知识点。
以太网的起源和发展。以太网最初由Metcalf及其同事在1972年提出,当时名为AltoAloha网络,传输速率为2.94Mb/s。1973年,随着网络支持的计算机类型增加,改名为Ethernet。以太网(Ethernet)得名于以太(Ether),这是因为科学家认为以太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输介质。1976年,Metcalf获得专利,并与Intel和Digital成立了DIXgroup,后于1980年演变为IEEE802.3标准。
接着,IEEE802.3标准的发展,起始速率为10M,采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载体。后续标准IEEE802.3i采用了双绞线,并逐渐发展出更高的速率标准如IEEE802.3u(100M速率,采用光纤或双绞线)、IEEE802.3z、IEEE802.3ab和IEEE802.3ae(1000M速率,采用光纤或双绞线,以及10G速率,同样采用光纤或双绞线)。
以太网的基础知识包括10Base-T的定义和编码方法。10Base-T的编码使用的是曼彻斯特编码方法,其特点为无论是“0”还是“1”,信号都有电平的跳变,从而保持了信号的直流平衡性,并便于接收端从跳变周期中恢复时钟信号。
以太网的物理层一致性测试内容还包括了模板测试、幅度、时域、抖动和回波损耗测试等关键指标的详细说明和测试眼图实例。例如在10Base-T的物理层,进行了脉冲电压模板测试;100Base-TX的物理层中,PCS(物理编码子层)负责编码并将每4bit数据编译成5bit,即4B/5B变换,以达到125Mbps的测量速率。另外,PMA(物理介质附件)采用MLT-3电平,并遵循NRZ编码形式,信号逢“1”产生电平跳变,逢“0”时信号电平保持不变。为了防止连续的“1”或“0”造成的问题,还引入了扰码(Scrambling)机制。
在1000Base-T的物理层中,采用4D-PAM5编码方式,使用5类线中的所有4对差分线,实现全双工模式下1000Mbps的传输速率。每对线速率为125Mbps,每个UI(单位间隔)为8ns。4D-PAM5编码方式通过2bit为1Baud传送,以达到所需的传输速率。
此外,文档还提到了以太网的其它相关技术知识点,例如物理层与ISO/IEC的关系,以及针对不同的标准,物理层可以支持的不同传输介质,包括3类、4类、5类线(屏蔽与非屏蔽双绞线)、同轴铜线、多模与单模光纤等。
在测试方法方面,为了保证以太网接口的物理层达到标准要求,需要对关键性能参数进行严格的一致性测试。测试项目通常包括模板测试,即对电脉冲波形与标准模板进行对比,检查是否符合规定;幅度测试,确保信号的电平幅度符合设计要求;时域测试,用于检测信号的时间特性和同步性能;抖动测试,衡量信号时钟或数据边缘的变动程度;以及回波损耗测试,评估传输线对信号的反射影响等。
整个文档总结了以太网从基础发展到物理层技术进步的一系列演变,并深入讲解了在不同速率标准下,物理层进行一致性测试的要点与实践。通过这些知识点,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以太网接口的物理层工作原理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