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新新课程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困惑分析与解决建议】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惑。这些困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课程与教材体系的问题**:
- **知识衔接脱节**:新课程标准中的初中和高中知识在衔接上存在问题,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困惑,如部分应用知识要求降低,知识编排顺序不合理,以及知识的删减。
- **知识编排顺序**:教材的编排顺序有时会给教学带来困扰,可能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不一致。
- **知识删减**:教材中某些传统内容的删减,可能影响到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
- **与其他学科协调**:新课程与其它学科的协同教学未能得到充分考虑,影响跨学科知识的理解。
2. **教师教学问题**:
- **三维教学目标的割裂**:双基目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不力,过程和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整合存在问题。
- **课程资源的片面开发**:过度依赖非教材资源,可能导致教学内容泛化,教材的地位被削弱,情境设置过于形式化,信息处理流于表面。
- **教师角色转换失衡**:过于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化,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正面教育的价值。
3. **教学方式与过程的问题**:
- **形式化的教学形式**:合作学习可能仅停留在形式上,缺乏实质性互动;对话变成简单的问答,缺乏深度;过多依赖多媒体,忽视了板书的作用;探究式学习可能名不副实。
4. **学生学习问题**:
- **知识结构不完整**: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不扎实,影响新知识的吸收。
- **思维能力不足**:学生的思维能力可能无法满足新课程内容的要求。
- **合作学习形式化**:合作学习可能流于表面,缺乏实质性的交流和协作。
- **统一标准施教**: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学习水平分化严重。
- **循序渐进原则的缺失**:教学进度和难度没有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 **建立新的课标体系**:打破传统的教学大纲,重新构建知识网络体系,确保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2. **优化知识分布**:对知识点进行微调,如解析几何中删除部分要求,调整不等式和圆的方程等内容的位置,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增加实践环节**:引入“思考”、“观察”、“探究”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强化跨学科联系**:通过“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内容,加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5. **利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促进教学的现代化。
解决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困惑需要教师不断适应新课程的要求,调整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也要更新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