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预训练模型真的理解语言吗?.pdf
2.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资源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上传者)
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预训练模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它们是否真正理解语言呢?这个问题引发了深入的讨论。本文将探讨预训练模型的理解能力、学习到的内容、未掌握的方面,以及如何通过注入知识和后训练来提升模型性能。 我们需要定义语言的意义和理解。在计算语言学中,一个基本的挑战是如何确定单词、短语或句子的含义,以及如何衡量它们之间的相似度。黄民烈引用了Bender和Koller的观点,他们认为“意义即使用”,即一个词汇的意义可以通过它在文本语料库中的分布来理解。这一理论源自Ludwig Wittgenstein的哲学观念,他指出语言的意义在于其在实际语境中的使用。 分布假设是理解词义的核心,该假设由Harris在1954年提出:如果两个词在相似的上下文中出现,那么它们可能是相似的。这通常通过词共现统计来表示,形成词-上下文矩阵。例如,“bank”一词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含义,如金融机构、河岸等,其含义取决于上下文。 然而,意义是依赖于上下文的。Firth在1935年和1957年的观点强调了语境对理解词汇意义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它所伴随的词汇来认识一个词”。这意味着预训练模型需要捕捉到这些上下文线索,以正确理解词汇的多义性。 预训练模型,如BERT、GPT系列和T5,通过自监督学习在大规模无标注文本上学习语言的表示。它们在诸如语言建模、问答和文本分类等任务上表现出色,表明它们确实捕获了一些语言的结构和模式。然而,尽管它们在特定任务上表现强大,但这些模型是否真正理解语言的深层含义仍存在争议。 预训练模型可能学习到了词语的共现模式和语法结构,但它们往往缺乏对世界的实体、事件和概念的深入理解,这是真正的语言理解所必需的。例如,它们可能无法理解隐喻、讽刺和抽象概念,这些都是人类沟通中常见的复杂语用现象。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研究者尝试将知识注入预训练模型,例如通过知识图谱或者结构化的世界知识来增强模型的表示。此外,利用有标签的数据进行后训练可以进一步优化模型,使其在特定任务上表现更好,同时也能更好地处理与知识相关的问题。 预训练模型已经在模拟语言理解和生成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它们的理解能力仍处于表面层次。要让模型更接近人类的理解水平,需要结合上下文、知识表示和对世界的理解。通过改进模型架构、引入外部知识和强化上下文理解,我们有望使预训练模型更接近真正理解语言的目标。
剩余45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13w+
- 资源: 9195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源码)基于Java和Python的垃圾图像分类系统.zip
- (源码)基于Spring Boot和Beetl的代码生成管理系统.zip
- (源码)基于低功耗设计的无线互呼通信系统.zip
- (源码)基于Arduino的盲人碰撞预警系统.zip
- 自己学习java安全的一些总结,主要是安全审计相关.zip
- (源码)基于C++的多线程外部数据排序与归并系统.zip
- 编译的 FFmpeg 二进制 Android Java 库.zip
- 纯 Java git 解决方案.zip
- (源码)基于Spring Boot和Vue的后台管理系统.zip
- 用于将 Power BI 嵌入到您的应用中的 JavaScript 库 查看文档网站和 Wiki 了解更多信息 .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