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片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可调节数字电子钟设计
#### 实验背景与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并实现一个可调节数字电子钟,加深学生对于单片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同时掌握相关的软硬件设计技能。具体而言,实验目标包括:
1. **学习数码管的基本知识**:了解数码管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2. **学会如何控制动态数码管扫描显示**:掌握控制数码管显示的方法,特别是动态扫描显示技术,这对于提高显示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3. **掌握定时器和外部中断的综合应用**:熟悉单片机内部定时器的配置与使用,以及如何利用外部中断实现特定功能。
#### 实验设备与材料
- **硬件设备**:LH-M20单片机实验箱,这是一种集成多种资源的单片机开发平台,非常适合于初学者进行实践操作。
- **操作系统**:Windows 7,作为开发环境的基础操作系统。
- **开发工具**:PROTEUS、KEIL C,前者用于电路仿真设计,后者则是一款强大的单片机软件开发工具。
#### 实验内容
1. **基本要求**:
- 利用共阴极的6/8位LED数码管进行显示。
- 使用定时器实现定时功能,完成数字电子钟的设计,包括显示时、分、秒,并用特定符号如“.”或“-”隔开。
- 通过外部按键实现对数字电子钟的时间设置功能。
2. **附加功能**:
- 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扩展设计实现秒表、闹钟、万年历、星期等功能。
#### 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定时1秒**:通过16位定时器定时50ms,累计20次即可实现1秒的定时。这是实现分钟甚至小时定时的基础。
2. **动态扫描显示**:为了节省I/O口资源,采用动态扫描的方式控制多个数码管的显示。这涉及到小延时或者另一个定时器的使用。
3. **外部中断控制**:利用外部中断来实现对时间的即时设置功能。
#### 关键技术点解析
1. **定时器的配置与使用**:
- 定时器是单片机内部的重要资源之一,能够实现精确的时间控制。
- 通过配置定时器的预分频值、计数方式等参数,可以灵活调整定时器的定时周期。
- 在本实验中,定时器主要用于实现秒、分、小时的定时。
2. **数码管的控制**:
- 数码管分为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种方式。
- 静态显示简单直观,但占用较多的I/O口资源。
- 动态显示虽然复杂一些,但是能够节省大量I/O口资源,适用于多段显示的情况。
- 通过循环控制各数码管的显示,可以实现连续稳定的显示效果。
3. **外部中断的应用**:
- 外部中断是指通过单片机的外部引脚触发的中断事件。
- 在本实验中,通过外部中断来响应用户的按键操作,从而实现实时的时间调整功能。
#### 参考文献
-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张毅刚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第二版),曹巧媛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这两本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指导,有助于深入理解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 结论与总结
本次实验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了单片机的相关知识和技术。通过对数字电子钟的设计与实现,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对于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