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是一份详细阐述如何对实验室常用玻璃量器进行检定的标准操作流程。玻璃量器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对其精度的控制至关重要。本规程主要涉及了计量性能要求、衡量法、检定点的选择以及密度表的应用等内容。
1. 计量性能要求:
- 对于滴定管,其标称容量分为50mL,分度值为0.1mL。根据不同的容积,容许公差分别为A类±0.05mL和B类±0.10mL。流出时间规定为A类60-90s,B类50-90s,等待时间统一为30s。分度线宽度要求不超过0.3mm。
2. 衡量法:
- 衡量法是确定玻璃量器实际容量的一种方法。需要一个清洁且有盖的称量瓶,测量空瓶的质量。接着,将被检量器中的纯水倒入称量瓶,再测量总质量。同时,需观察测温筒内的水温,精确到0.1℃。然后,通过公式计算实际容量,考虑玻璃体胀系数、蒸馏水密度、空气密度和砝码密度的影响。
3. 检定点的选择:
- 对于滴定管,常规要求有5个检定点,如0~10, 0~20, 0~30, 0~40, 0~50mL。而在技能大赛中,检定点增加到9个区间,更细化地测试其各个容量段的准确性。
- 吸量管(10mL)的检定点通常包括0~2, 0~4, 0~6, 0~8, 0~10mL,大赛则增加到6个点。
- 容量瓶(100mL)和移液管(25mL)通常只需一个检定点,即近刻线时,采用滴管加水并称量质量以计算实际体积,大赛要求同样如此。
4. 密度表:
- 密度表是用于确定不同温度下纯水或其他液体密度的重要工具,对于计算玻璃量器的实际容量和进行校正非常关键。
5. 滴定管衡量法校正说明:
- 滴定管的检定记录包括检定点、空瓶质量、瓶加水质量、水的质量、水温、纯水密度、流出时间、等待时间、滴定管读数和实际容积等数据,这些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是确保滴定管准确性的基础。
《常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是一个详尽的指南,旨在确保实验室玻璃量器的精度,从而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通过衡量法和选择适当的检定点,可以有效地校准和验证量器的性能,这对于化学分析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