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原理更新版知识点总结
#### 一、教育学概述
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探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价值、教育的目的等基本理论问题,并指导教育实践。
3.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 **萌芽阶段**: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中可见早期教育思想。
- **独立形态的产生与发展**: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
- **20世纪以来的发展**: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方法的应用,教育学逐渐形成了更加丰富的分支领域。
#### 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1. **教育的概念**
- **定义类型**:主要包括规范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等。
- **内涵与外延**: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2. **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
- **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动物界共有的本能行为。
- **心理起源说**:主张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 **劳动起源说**:强调教育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
3. **教育的发展特征**
- **古代教育**:强调人文教育,注重伦理道德培养。
- **近代教育**: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 **现代教育**:强调终身教育,关注个性发展。
####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1.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 **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 **政治经济制度**:影响教育的性质和方向。
- **文化**:塑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 **科学技术**:推动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 **人口**:影响教育资源的分配。
2. **教育的社会功能**
- **经济功能**: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 **政治功能**: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 **文化功能**:传承文化,促进文化交流。
- **科技功能**: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
- **人口功能**: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 四、教育与人的发展
1.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
- **顺序性**:遵循一定的顺序,不可逾越。
- **阶段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 **差异性**:个体之间存在差异。
- **不平衡性**: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一致。
- **互补性**:缺陷可以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
2. **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 **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 **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影响个体成长。
3.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 **个性化与社会化**:既促进个性发展,也进行社会适应训练。
- **主导作用**: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参与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
#### 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1. **教育目的**
- **概念**:指通过教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标准。
- **主要理论**:包括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等。
- **确立依据**:社会需求、个体需求等。
- **我国的教育目的**:强调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
2. **培养目标**
- **概念**:具体到某一学段或类型的教育机构所要达成的目标。
- **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侧重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
#### 六、教育制度
1. **教育制度的概念**:包括学校教育制度和其他教育制度。
2. **学校教育制度**
- **学制的概念与类型**:学制是指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
- **学制确立的依据**: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
- **我国学制的演变过程**:从古代私塾到现代公立学校系统的建立。
3. **现代教育制度改革**
- **重视学前教育**:提高教育起点。
- **延长义务教育年限**:保障基础教育质量。
-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满足多样化人才需求。
-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扩大高等教育覆盖面。
-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构建终身学习的社会。
#### 七、课程
1. **课程与课程理论**
- **概念**:课程是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而设置的学习内容的总和。
- **理论及主要流派**:包括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等。
2. **课程类型**
-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前者重理论,后者重实践。
- **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前者强调跨学科整合,后者强调单一学科。
-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前者是规定课程,后者由学生自主选择。
3.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改革的背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 **目标与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减轻课业负担等。
- **进程**:逐步推进,不断优化。
#### 八、教学
1. **教学概述**
- **概念**: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
- **主要作用与任务**: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等。
2. **教学过程**
- **本质的主要观点**:主要有认知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视角。
- **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包括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等。
-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确定等。
3. **教学原则**
- **概念及确立依据**: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
- **基本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等。
4. **教学组织形式**
- **历史发展**:从个别教学到班级授课制再到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
- **班级授课制**:是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改革**:探索更多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
5. **教学方法**
- **常用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演示法等。
6.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 **备课**:教师提前准备教案。
- **上课**:实施教学活动。
-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检查学习效果。
- **课外辅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 **学业考评**:评估学习成果。
7. **教学评价及其改革**
- **含义及其功能**: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 **不同类型**: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 **改革**:从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
#### 九、德育
1. **德育概述**
- **概念**: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教育活动。
- **任务**: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
- **主要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
3. **德育过程**
- **要素**:教师、学生、德育内容和方法等。
- **规律**: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4. **德育原则**
- **基本原则**:包括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等。
5. **德育方法**
- **常用方法**: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等。
6. **德育途径**
- **直接的道德教学**:如开设道德教育课程。
- **间接的道德教育**:通过日常生活渗透道德观念。
#### 十、教师与学生
1. **教师**
- **概念与类别**: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 **职业的产生与发展**:随着教育的发展而变化。
- **角色与职责**:传道、授业、解惑等。
2. **学生**
- **角色定位**:学习的主体。
- **权利与义务**: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承担遵守学校纪律等义务。
以上是对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更新版》2020年考研专业课复试大纲中提到的主要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多个方面,旨在帮助考生全面理解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