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第八章 固定资产】是财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关注企业的长期有形资产——固定资产的管理。本章内容主要包括固定资产的概念、确认条件、分类以及取得和核算的方法。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与特点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持有并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的有形资产,其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对于“出租”的固定资产,如果是经营租赁方式,那么机器设备属于固定资产;如果是融资租赁,租赁期内资产不属于出租方,而是租赁公司的资产;出租的房屋建筑通常被视为投资性房地产。此外,固定资产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果有不同的使用寿命或提供经济利益的方式,应分别确认为单项固定资产。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1. 按经济用途分类:
-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直接服务于企业生产经营的设备、建筑物等。
- 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如职工宿舍、学校、浴室等不直接参与生产的固定资产。
2. 综合分类:
- 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 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
- 租出固定资产(经营租赁)
-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 不需用固定资产
- 未使用固定资产
- 土地(特定历史时期估价入账的土地)
三、固定资产取得的核算原则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应以取得时的成本为基础,包括购买价款、运杂费、安装费、相关税费等所有合理、必要的支出。根据取得方式的不同,会计处理也有所区别:
1. 外购固定资产:
- 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等,计入“固定资产”科目。
- 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成本,安装完毕后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2. 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 自建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完工后转入“固定资产”。
举例说明,甲企业在不同情况下购入和建造固定资产的会计分录,展示了如何准确记录和计量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
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涉及到资产的购置、维护、折旧、处置等多个环节,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深远影响。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企业有效控制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