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野杂种猪肌肉脂肪及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是一项对子午岭地区野猪与家猪杂交后产生后代肌肉脂肪及脂肪酸成分的研究。研究对象包括不同血缘比例(25%和50%)的子午岭野猪和土种猪,以及约克夏猪等不同杂交组合的猪。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这些猪种肌肉中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在研究中,通过对肌肉脂肪进行大理石花纹评级和肌肉内部脂肪含量的测量,发现F1代与纯种土种猪杂交(F1×B)的大理石花纹为3.30,肌肉内部脂肪含量为4.83%,表明了较好的脂肪沉积特性。随着子午岭野猪血缘比例的增加,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随之提高,且与母系亲本相关联。F1代猪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达到49.42%,而F1与F1杂交后代的亚油酸含量最高,为7.06%,约克夏猪则是最低的。 此外,研究还提供了数据分析和杂交模式的描述,这包括子午岭野猪及其杂交组合猪的肌肉脂肪和脂肪酸的详细分析。这些分析有助于了解不同杂交组合对猪肌肉品质的影响,尤其是脂肪酸组成上的差异。研究结果不仅对畜牧产业中的动物育种和饲养管理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而且在肉类食品安全和营养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中提到了相关的关键词,如野杂种猪、肌肉脂肪、脂肪酸、亚油酸和子午岭野猪血缘。这些关键词体现了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向,即分析不同血缘组合的野猪肌肉脂肪和脂肪酸的特征。同时,研究中使用了科学的测量和分析方法,比如大理石花纹的评级方法和脂肪酸的测定技术,这些方法对于提高研究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研究结果指出,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母系血缘有关,说明母系遗传对子代肌肉脂肪酸组成有显著影响。这一发现对于进一步研究遗传因素如何影响肉类脂肪酸组成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研究中关于脂肪酸组成的数据,如亚油酸含量,对于评估猪肉的营养价值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研究通过对子午岭野杂种猪的脂肪及脂肪酸组成的分析,揭示了遗传因素在猪肉品质形成中的作用,为生产高品质猪肉的育种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选择不同品种猪肉营养价值的参考依据。这项研究是畜牧科学研究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对提升我国地方猪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营养价值具有积极意义。
- 粉丝: 4
- 资源: 934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