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研究了三种肉食性鱼类长吻的情况下,对鱼粉消化能力的差异,采用的是一体外消化法。研究的对象是长吻、大眼顿和斑点叉尾鱼。这项研究的结果可以帮助了解这些鱼类的消化生理特性,为人工养殖和饲料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结果显示,在三种鱼胃肠道中,长吻鱼的酶解氨基酸生成速度最快,其次是大眼顿,斑点叉尾鱼最低。尽管长吻鱼和大眼顿之间的差异不大,但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在肝胰脏酶解氨基酸生成速度方面,斑点叉尾鱼则略大于长吻鱼和大眼顿。 研究对鱼粉干物质的总体离体消化率进行了分析,发现斑点叉尾鱼的消化率最高,其次是长吻鱼,最后是大眼顿。而粗蛋白离体消化率的顺序是长吻鱼最高,其次是大眼顿,最后是斑点叉尾鱼。 研究还发现,在相同或相近体重的情况下,这三种鱼消化道指数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比肠重方面,斑点叉尾鱼最大,其次是长吻鱼,大眼顿最小。在比肠长方面,大眼顿是最短的,长吻鱼和斑点叉尾鱼则相当。而在比肝重和比胃重方面,大眼顿的数值最大,长吻鱼次之,斑点叉尾鱼最小。 总体消化能力方面,研究显示长吻鱼和大眼顿的消化能力与斑点叉尾鱼相近,这为长吻鱼和大眼顿人工养殖和配合饲料的开发提供了可行性。 关于这些鱼类的生理特点,长吻鱼(Leiocassis longirostris)、大眼鱼(Siniperca chuatsi)、斑点叉尾鱼(Ictalurus punctatus)均属于肉食性鱼类,以肉质鲜美、无肌间刺、含肉率高著称,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对于长吻鱼和大眼鱼来说,鲜活鱼是它们的最佳饲料,但是由于鲜活鱼供应量和养殖成本的限制,养殖规模不易扩大。而斑点叉尾鱼的人工养殖较为成熟,人工配合饲料的应用也相对广泛。因此,对这三种鱼消化生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对于开发成本较低的配合饲料以及指导人工养殖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最后指出,鲜活鱼供应量和养殖成本的限制是目前长吻鱼和大眼鱼人工养殖规模难以扩大的主要障碍。因此,为了提高人工养殖的效率和降低成本,需要开发出适合这些鱼类的高质量配合饲料。通过对比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鱼类的消化生理特性,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其消化能力的饲料配方,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还能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 粉丝: 0
- 资源: 969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