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编程中,轮询算法是一种常用的策略,它用于在多个选项或资源之间均匀分配注意力或处理。在这个实例中,轮询算法被用来决定在用户访问页面时,一段特定的代码(例如曝光代码)是否按照预设的概率显示。下面我们将深入探讨C#中轮询算法的实现以及在给定代码中的应用。 我们要理解轮询算法的基本概念。轮询算法简单来说就是按照固定的顺序遍历一组元素,每次遍历到一个元素时执行相应的操作。在本例中,算法的目标是在四个可能的选项(由`m_snIntervalSecond`数组表示)之间按概率进行选择,以确定是否显示曝光代码。 `m_snIntervalSecond`数组中的元素代表了概率权重。数组长度为4,且每个元素的值可以视为概率的百分比。数组的总和表示100%,其中1表示有25%的概率显示,0表示不显示。根据业务需求,这里设置75%的概率显示(即三个1,一个0)。 在C#代码中,`CountdownHelper`类被用来实现这个算法。类中定义了一些常量和静态成员,如`CacheSlidingExpirationHour`表示缓存过期时间(2小时),`CountdownCurrentIndexCacheName`是缓存项的名称,`log`是日志对象,`m_objCountdownCurrentIndexLock`是锁对象,用于同步多线程访问,以及`m_snIntervalSecond`概率数组。 `GetCountdownAddedSecond`方法是核心功能,它负责获取当前应显示曝光代码的索引。方法内部首先尝试从缓存中获取当前索引(`objCountdownCurrentIndex`)。如果缓存中没有值,那么将初始值1插入缓存。接着,根据当前索引执行以下逻辑: 1. 如果索引等于数组长度减1(即已遍历到最后一个元素),则将索引重置为0,以便重新开始轮询。 2. 否则,索引加1,表示轮询到下一个元素。 这样,通过递增索引并检查其值,实现了按概率显示曝光代码的功能。由于数组中有3个1,所以每四次调用`GetCountdownAddedSecond`方法,有三次会返回非零值,表示应该显示曝光代码。 此外,代码中还使用了ASP.NET的`HttpContext.Current.Cache`来存储当前索引,这样即使在高并发环境下,也能保证各个请求之间的状态独立,避免因并发问题导致的错误。 总结起来,这个C#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轮询算法和缓存机制实现按概率展示页面元素的功能。通过对`m_snIntervalSecond`数组的调整,可以灵活地适应不同的业务需求,改变显示的概率分布。同时,通过缓存管理,确保了在多用户环境下的正确性和效率。


























- 粉丝: 4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我的收藏
我的下载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面积汇总统计规定.doc
- 第2章-电子商务商业模式-(2)ppt课件.ppt
- 基于电子信息技术下的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docx
- linux学习笔记专业资料.doc
- 大数据背景下银行业务创新与转型思考.docx
- ORACLE出现错误1033和错误ORA.doc
- 通信原理 ppt.ppt
- 【税会实务】会计信息化与ERP软件的普及.doc
- 2019年网络销售个人年终工作总结400字.doc
- 2023年通信电子电路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doc
- (完整版)基于plc的电梯设计—东北石油大学.doc
- 显示同一分组中的其他元素的sql语句.doc
- 东北大学2021年9月《计算机网络》管理作业考核试题及答案参考4.docx
- 大工秋工程项目管理在线作业答案.doc
- 2019年初中计算机老师教学工作总结.doc
- XX医院无线网络覆盖方案.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