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之堆1】是关于数据结构中堆的详细解析,主要涵盖了堆的概念、分类、常见操作以及在LeetCode等刷题平台上的应用。堆作为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通常用于实现优先队列,以高效地进行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查找、插入和删除。 **1. 堆的定义** 堆是一种特殊的完全二叉树,分为最大堆和最小堆。最大堆中,每个父节点的值大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值,堆顶元素为整个堆的最大元素。相反,最小堆中,每个父节点的值小于或等于子节点的值,堆顶元素为最小值。 **2. 堆的分类** - **最大堆**:每个节点的值大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值,堆顶元素为最大值。 - **最小堆**:每个节点的值小于或等于其子节点的值,堆顶元素为最小值。 **3. 堆的实现** 通常使用数组来存储堆,因为堆满足完全二叉树的特性,可以使用数组下标轻松表示父子节点关系。例如,对于下标为i的节点,其父节点下标为 (i-1)/2,左子节点下标为2i+1,右子节点下标为2i+2。 **4. 常见操作** - **插入操作**:新元素插入到数组末尾,然后通过“向上调整法”保证堆的性质,即如果新节点的值大于其父节点,就与其交换位置,直到满足堆的性质或达到根节点,时间复杂度为O(logn)。 - **删除操作**:最常用的删除方法是“向下调整法”,将根节点与最后一个叶子节点交换,删除叶子节点,然后调整新根节点到正确位置,时间复杂度也为O(logn)。 - **建堆操作**:可以使用排序、逐个插入或自底向上调整等方法,其中自底向上调整的时间复杂度为O(n)。 **5. 应用实例** 在LeetCode的703. 数据流中的第 K 大元素问题中,可以利用最小堆来解决。保持堆内元素数量不超过K,每次添加新元素后,如果堆大小超过K,就移除堆顶元素(最小值)。这样,堆顶元素始终为当前数据流中的第K大元素。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理解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需要高效处理最大值和最小值场景下的优势。学习和掌握堆的数据结构,对于提升算法能力和解决编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6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30
- 资源: 324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