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AS-AI模式识别2020_07_神经网络011
【模式识别2020_07_神经网络011】这门课程主要涵盖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历程。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N)是受生物神经元网络启发的一种计算模型,旨在模拟人脑的思维和学习过程,以实现更智能、鲁棒的计算机系统。 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1943年,Warren.S. McCulloch和Walter Pitts提出了MP模型,这是第一个描述神经元工作原理的数学模型,它们将神经元的活动比喻为开关的开和关,展示了神经元如何通过组合实现复杂的逻辑运算。这一理论为后续的神经网络研究奠定了基础。 1949年,Donala Hebb在其著作《The Organization of Behavior》中提出了Hebb学习规则,他认为在参与特定活动时,神经元间的连接会得到强化,这成为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1960年代,神经网络经历了第一次高潮,出现了感知器模型和自适应线性单元(Adaptive Linear Unit, ALU)。感知器模型是最早的神经网络模型之一,能解决线性可分问题;ALU则增加了权重调整能力,能处理更复杂的任务。 然而,神经网络的研究在1980年代再次复兴,出现了Hopfield网络、Boltzmann机以及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 BP)算法。Hopfield网络用于解决联想记忆问题,Boltzmann机则是一种基于统计力学的随机神经网络,BP算法则解决了多层神经网络的权重优化问题,使得训练深层网络成为可能。 21世纪初,随着计算能力的增强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神经网络进入了第三次浪潮。支持向量机(SVM)、Boosting算法(如Adaboost)、深度学习网络(如深度信念网络DBN、深度玻尔兹曼机DBM、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等相继涌现,极大地推动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神经网络模型的结构不断扩展,从单层感知器到多层感知器,再到RBF(Radial Basis Function)网络、Hopfield网络、RBM(Restricted Boltzmann Machine)、DNN(Deep Neural Network)、CNN(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Autoencoder、RNN(Recurrent Neural Network)和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这些模型各有其特点,分别适用于不同的问题领域,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 神经网络是通过模拟生物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构建出能够学习和处理复杂数据的计算模型。其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对大脑工作原理的理解深化和技术的进步,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剩余96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22
- 资源: 298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