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发放与支付是银行信贷管理的关键环节,关系到信贷风险的防控和资金的有效利用。在中国银监会的监管政策下,"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出台,即《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旨在规范银行业务,其中"实贷实付"原则成为核心变革。
"实贷实付"强调根据贷款项目的实际进度和借款人的有效需求,由银行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以受托支付的方式将贷款直接支付给交易对手。这一原则的实施旨在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确保贷款用于合同约定的用途,同时加强贷款使用的精细化管理,降低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引导信贷资金流入实体经济。
"贷放分控"是实现"实贷实付"的重要机制,它要求银行将贷款审批与贷款发放分离,设立独立的放款执行部门,明确职责,如审核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和有效性,核准付款前提条件,并进行岗位设置和业务流程优化,同时完善考核和问责机制,以强化风险防控。
在实践中,银行可能会误解"实贷实付"仅等于受托支付,但其实"实贷实付"的内涵更丰富,包括满足有效信贷需求、按贷款进度发放、受托支付、贷放分控以及协议承诺等多个层面。满足有效信贷需求是根本目的,按进度发放贷款是基本要求,受托支付是重要的操作手段,贷放分控是内部治理机制,而协议承诺则是外部执行的依据。
在银行信贷管理中,"实贷实付"对于防止资金空转,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贷款风险的积累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效的贷放分控,可以防范贷款风险,保障贷款资金的安全,同时提高银行的专业化操作质量和效率。然而,理解和执行"实贷实付"需要银行有深入的理论理解及严谨的实践操作,避免误解和执行走样,以确保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