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中的杠杆效应】
在财务管理中,杠杆效应是指由于企业存在固定的生产经营成本或固定的财务费用,使得企业利润对销售额或其他财务变量的敏感度增加。这种现象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
1. 经营杠杆(Operating Leverage)
经营杠杆是指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使得息税前利润(EBIT)对于销售量的变动反应更加敏感。固定成本包括租金、折旧等不会随销售量变化的成本。当销售额增加时,单位销售额分摊的固定成本降低,从而增加利润。反之,如果销售额下降,固定成本的压力将导致利润大幅下滑。经营杠杆的衡量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DOL),它表示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销售量变动率的比例。
2. 财务杠杆(Financial Leverage)
财务杠杆涉及到固定利息支出和优先股股利,它们使企业的每股利润(EPS)对息税前利润的变动更为敏感。企业通过借款或发行优先股筹集资金,当息税前利润增加时,固定利息和优先股股利不变,每股利润会大幅增长。然而,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由于固定利息支出不变,每股利润将显著下降,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财务杠杆系数(DFL)是衡量这一风险的指标,表示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与每股利润变动率的比例。
3. 复合杠杆(Combined Leverage)
复合杠杆是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的综合,它考虑了固定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对每股收益的影响。复合杠杆系数(DCL)等于经营杠杆系数乘以财务杠杆系数,表示销售额变动率与每股收益变动率的关系,反映了企业整体风险的大小。
影响杠杆效应的因素包括但不限于:
- 产品需求波动:市场需求增加时,企业可利用经营杠杆扩大利润;反之,需求减少可能导致亏损。
- 产品价格变动:价格上涨能增加边际贡献,减轻固定成本压力;价格下跌则可能引发亏损。
-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下降有助于提高利润,成本上升则可能侵蚀利润。
- 固定成本总额变动:固定成本增加会提高杠杆效应,增加风险。
案例分析:
假设一家公司在1999年的销售数据为:销售12000件商品,每件售价240元,变动成本180元,固定成本320000元。总资产5000000元,资产负债率40%,债务利率8%,普通股面值20元,普通股权益50%,税率33%。
计算如下:
1. 单位边际贡献:240元 - 180元 = 60元
2. 边际贡献总额:12000 * 60元 = 720000元
3. 息税前利润:720000元 - 320000元 = 400000元
4. 利润总额:400000元
5. 净利润:400000元 * (1 - 33%) = 264000元
6. 普通股每股收益:264000元 / (总股本 * 普通股比例) = 264000元 / (5000000 * 60%)
7. 经营杠杆系数DOL:(400000元 / 720000元) / (400000元 / (400000元 + 320000元)) = 1.44
8. 财务杠杆系数DFL:(264000元 / 400000元) / (264000元 / (264000元 + 债务利息))
9. 复合杠杆系数DCL:1.44 * DFL
这个例子展示了杠杆效应在实际财务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计算不同的杠杆系数来评估企业的风险和潜在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