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indows环境下,串口编程是实现计算机与外部设备通信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嵌入式系统和单片机应用中十分常见。本文将深入探讨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使用Visual C++6.0中的MFC库在32位系统下进行串口编程,包括使用ActiveX控件和Win API。 串行通信的基本原理在于,通过串行端口将CPU的字节数据转换为串行位流进行传输,接收时再将位流转换回字节数据。在Windows系统中,串口是作为系统资源管理的,需要在使用前通过API函数申请(打开串口)并在通信结束后释放(关闭串口)。串口通信通常涉及的主要信号线有TXD(发送数据)、RXD(接收数据)、RTS(请求发送)、CTS(清除发送)、DSR(数据设备就绪)、DTR(数据终端就绪)、DCD(数据载波检测)等。电气特性方面,虽然RS-232C标准规定最大速率为20Kbps,但现代API支持更高的速率,如256Kbps。 在16位串口应用程序中,使用特定的Windows API函数如OpenComm、CloseComm、BuildCommDCB、SetCommState、ReadComm和WriteComm进行串口操作。而在32位的MFC环境中,串口操作被集成到了文件操作的框架内,使得编程更加统一和简洁。 在MFC下实现32位串口应用程序,可以采用两种主要方法: 1. **使用ActiveX控件**:如Microsoft的MSComm控件,它提供了丰富的属性和事件,方便用户处理串口的打开、关闭、设置参数以及数据的读写。通过在对话框或窗体中添加MSComm控件,然后在代码中设置其属性(如PortOpen、Input、Output等),并响应OnComm事件,可以实现非阻塞式的事件驱动通信。 2. **使用Win API**:如CreateFile、SetCommState、SetCommMask、WaitCommEvent、ReadFile和WriteFile等函数,直接对串口进行低级操作。这种方法灵活性更高,但需要更复杂的编程技巧,适合对串口有深度控制需求的场合。 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需要关注串口的配置参数,如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位,以及流控制(硬件或软件握手)。同时,多线程技术在串口通信中也常被用于实现并发读写,提高系统效率。 VC串口编程涉及到的关键点包括理解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熟悉Windows API或MFC的串口操作接口、掌握串口信号线的连接方式、了解电气特性和通信协议,以及在实际编程中运用事件驱动和多线程技术。通过动手实践,结合理论知识,可以逐步掌握这一领域的技能,为开发串口通信应用程序打下坚实的基础。
剩余8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5
- 资源: 7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
最新资源
- 技术资料分享Zigbee协议栈OSAL层API函数(译)非常好的技术资料.zip
- 技术资料分享zigbee无信标网络设备的加入非常好的技术资料.zip
- 技术资料分享ZigBee问答之“KVP”、“MSG”非常好的技术资料.zip
- 技术资料分享ZigBee网络管理实验例程手册非常好的技术资料.zip
- 技术资料分享Zigbee技术规范与协议栈分析非常好的技术资料.zip
- 技术资料分享zigbee各版本规范比较非常好的技术资料.zip
- 技术资料分享ZigBee-Specification-2006非常好的技术资料.zip
- 技术资料分享ZigBee-Specification(2007)非常好的技术资料.zip
- 技术资料分享XC9216非常好的技术资料.zip
- 技术资料分享VESA标准RV1非常好的技术资料.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