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的概念最早由费伦斯·马顿和罗杰·萨尔乔在1976年提出,它是指学习者以高级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解决为目标,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学习新知识和思想,使得新旧经验得以整合建构,并能在新情境中通过交流和互动进行知识迁移和融合。深度学习不同于表面学习,它更多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多维投入,强调学习的持续性、理解性、批判性、探究性、体验性和反思性。
综合探究活动是一种以探究教学作为理论基础、以方案教学作为课程组织形式的学习原型,它支持儿童的自主深度探究和合作多元探究,是自主建构与社会建构的统一。综合探究活动通过让幼儿亲自参与并完成一个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团体讨论、探索发现、经验分享等环节,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参与实践、应对情境中的问题,并鼓励幼儿通过实践检验假设。
在综合探究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深度学习,可以从时间设置、环境资源以及成人支持三个方面达成实施路径。通过编制《“综合探究活动”质量评价表》,从活动开展中、结束后与非正式评价三个层面提出评价方式,使教育评价成为改进教学活动的工具,提升教师指导水平,使幼儿深度学习成为可能。
综合探究活动下的深度学习是一个从引发好奇到提出假设、再到通过直接操作验证假设的过程。这个过程使得幼儿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形成对周围世界的新的认知和理解,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探索性学习活动的需求,帮助幼儿积极思考、形成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探究活动与深度学习之间存在逻辑一致性。综合探究活动强调通过实践探索和情境参与来养成幼儿的学习品质,推动深度学习。由于幼儿具有选择权,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幼儿批判性思维的形成,使得幼儿能够顺利成为活动主体,深入开展活动。同时,综合探究活动也体现了探究性和合作性的深度学习方式,帮助幼儿利用家长资源和环境资源开展主动学习,培养幼儿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综合探究活动中引导幼儿深度学习的途径包括将深度学习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确保科学教育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这意味着需要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通过实践活动,使幼儿能够主动探索、合作、分享经验,并将探究活动与幼儿的兴趣结合起来,从而激发幼儿的内在动机,培养其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教育评价在综合探究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进度和问题所在,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有效的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而且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应当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作品集评价、同伴评价等,全面、客观地反映幼儿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综合探究活动与深度学习相辅相成,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高级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更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