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以本为本”的原则和“四个回归”的推进策略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指导思想。上海电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张凯、温蜜、陈思远、毕忠勤所撰写的《融合课程思政理念的区块链课程体系建设——以上海电力大学高水平通识课程为例》一文,就如何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结合能源电力特色和新工科教育要求,将区块链技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构建了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课程体系。 文章首先介绍了区块链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普遍定位,指出当前的区块链课程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受众,而面向其他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课程尚处于起步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电力大学的“区块链技术导论”课程通过融合思政教育理念,尝试打破受众局限,使更多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也能够受益于区块链技术的学习。 文章提出,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区块链的发展历史和体系结构,熟悉其应用场景,并掌握相关基础知识,包括隐私安全、分布式身份管理、智能合约、互操作性、标准化与规范化等。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掌握区块链的基本概念、系统特性和关键技术原理;理解比特币、以太坊等具体区块链应用的基础架构和技术原理;以及通过引入鲜活的思政案例,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创新思维能力。 课程内容不仅覆盖了区块链技术的各个方面,而且特别强调了能源电力行业与区块链技术的结合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课程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教学方法上,课程采用了案例引入和思政目标融合的线下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更深入地理解区块链技术的实际应用。 文章强调,课程建设的核心是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综合人工智能、工程实践理念,协同前行。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旨在培养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一流新工科人才。而新工科建设的目的是培育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区块链技术作为新兴信息技术的代表,对新工科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区块链技术在多个领域,如网络空间安全、应用经济学等均有应用;另一方面,它对促进学生掌握隐私安全、互操作性、标准化与规范化等概念至关重要。 该文提出了一种将区块链技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课程建设模式,为其他高校提供了通识课程建设的参考和借鉴。同时,文章也为高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提供了专业指导,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和高尚的思想品德,成为了一项新的课题。通过实践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出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优秀人才。
- 粉丝: 883
- 资源: 28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