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的不断升级,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如何培养出与时代同步,具备高水平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中职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工业机器人产业环境与人才需求
工业机器人产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创新,已经成为推动智能制造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据相关统计,厦门市在实施“双千亿”工程的背景下,重点打造了多条千亿产业链群,其中工业机器人产业链群是其中的重点领域。随着产销量的不断增加,工业机器人销售、安装、调试、编程等岗位的人才需求量也不断上升,达到近万人。这要求中职院校必须根据产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模式,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二、德技并修的培养模式与建设思路
为适应社会对工业机器人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应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建立“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具体而言,该机制强调在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中职学校在设置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专业时,应根据区域产业用人需求和学生的升学发展现状,规划培养目标与路线,以文化教育引领学生形成对专业的热爱,对产业的认同,对国家的忠诚,从而建立起文化自信和专业自信。
三、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培养的迭代实践
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中职院校应依据德技并修的原则,制定清单化的培养方案。具体可以通过管理育人、活动育人、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和协同育人六大途径,将道德品质、技术技能、职业素养三方面的要求进行任务清单化,使得教师、学生、企业、家长等各方面都能明确培养目标和学习任务。
在择向培养方面,学校应注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将学生分成就业和升学两个方向,根据学生的意愿制定不同的培养重点。同时,学校还应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三年计划,要求教师不仅能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获得工业机器人技术领域的相关资格认证,形成“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在产教融合方面,通过实施预就业训练工程,可以实现校企深度合作,让学生在校内完成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到企业进行实习,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为毕业后的就业过渡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专业文化建设方面,通过对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历史、企业文化和行业发展的研究,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和文化自信。结合产教融合,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产业背景和文化内涵,同时通过参观企业、参与专业文化课程学习等途径,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四、总结
中职院校在工业机器人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和文化自信。通过制定系统的人才培养规格与清单化管理,强化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文化建设,可以有效提高工业机器人领域人才培养的质量,满足未来社会对该领域人才的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