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认知理论是一种研究认知的新视角,它认为认知不仅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也分布于外界环境、媒介等参与认知活动的所有要素中。这一理论强调认知活动的分布特性,即人的内部认知能力与认知活动中各要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认知的完整理解和最佳状态。与传统认知理论相比,分布式认知理论从更广泛的角度审视信息加工机制,并将研究者的分析单位从个体扩展到考虑与外界环境互动中的认知活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认知活动越来越依赖于电子科技设备,如手机和计算机等,这促使认知活动的视角从个体主观的内部认知转变为与机器协同的分布式认知。这一转变对于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移动学习平台利用移动设备为用户提供学习内容,但是这些平台往往存在交互体验差、学习者黏度不高的问题。设计者需要从分布式认知的角度出发,通过系统地分析移动学习的认知过程,设计出能够促进学习者高效学习和沉浸体验的交互方式。
移动学习的分布特征指的是移动学习活动本身所具有的分布特性。移动学习平台建立在分布式网络环境中,学习者是知识交流和转化的基本单元,一切活动围绕学习者及其相互间的互动展开。媒介在学习过程中承担了学习资源的表征载体角色,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信息。同时,情境作为与学习资源相关联的具体化场景,为学习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环境支持。
基于分布式认知的交互设计方法,强调从系统角度出发,分析移动学习的认知过程,协调认知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如学习者、外部媒介、认知情境、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移动学习界面的操作反馈。这些要素的相互作用是设计者需要关注的重点,旨在设计出让学习者与移动信息产品更好“对话”的交互方式。在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交互设计已经从“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为“人与智能设备共融”的交互范式,这意味着设计者要更加注重系统环境、媒介对交互活动的支撑作用。
在移动学习平台的设计中,分布式认知理论为设计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以便从认知活动的全局出发,探索促进学习者高效学习和沉浸体验的交互设计方法。这涉及到用户体验的五个要素:感知、认知、情感、行为和社会交互,并结合移动学习平台的分布特征,为设计者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法。研究者和设计者需要理解并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以提升移动学习平台的交互设计质量,进而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