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供的文件内容中可以看出,文章讲述了土壤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的设计与实现。土壤信息管理系统(SIMS)主要面向农业领域的应用,其目的是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对土壤普查得到的地理信息进行科学管理,并且实现数据共享,支持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发挥其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方面的作用。
知识要点梳理:
1. 土壤信息管理系统(SIMS)的构建背景与目的:
- 基于1982年土壤普查资料,于1986年在山西省忻州地区建立了土壤信息管理系统(SIMS)。
- 为了深化计算机在农业上的应用,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对土壤普查所获取的大量地理信息进行科学管理。
- 实现数据共享,及时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SIMS数据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 土壤各类数据结构表现出时空上的无序性和不均匀性,因此,选择关系模型作为系统的数据模型。
- 关系模型的记录域不要求所有成分类型相同,允许由不同性质的信息组成,适合表现数据的无序性和不均匀性。
- 采用合成模块结构,构成数据库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智能子系统等模块。
- 关系模型不仅提供数据描述的统一性,而且所有信息可以通过元组属性值来表示,无需用户了解数据记录间的联系和顺序,为用户提供简单、中性的应用形态。
- SIMS系统在DBASEI软件支持下,实现对土壤信息的管理。
3. 数据库子系统模块设计:
- 根据土壤信息的属性,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设计了5个数据库文件,24个子库文件。
- 每个库文件由库文件名、域名、数据类型、字号、小数点位等参数定义,且库文件名与域名使用汉语拼音标识。
- 设计的数据库包括基本情况数据库、土壤分类系统数据库、典型剖面特征数据库、土壤养分状况数据库和土壤图件数据库。
- 各数据库文件具有不同的域数,如基本情况数据库由10个子库文件组成,每个子库文件用于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如土地资源数据、农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数据等)。
4. 管理子系统模块的功能实现:
- 主要负责链接各模块及对数据库文件的访问运算。
- 设计了多个管理命令文件,采用功能菜单提示,通过文件代码将各模块有机地链接在一起形成总体。
- 通过访问不同数据库文件,形成子结构,并以表或图的形式输出数据。
5. 数据共享与数据结构的实现:
- 采用广义链表结构作为SIMS系统的数据结构,以实现数据共享。
6. 文章发表及引用信息:
- 李道清等人撰写的这篇文章发表于1993年,可以作为土壤信息管理与计算机科学结合应用的专业参考文献。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了解到土壤信息管理系统中数据模型的选择对数据管理的高效性以及实现数据共享的重要性。关系模型作为一种成熟的数据模型,因其对数据描述的统一性和用户中性应用形态,而被广泛用于此类系统。同时,文章也展示了数据库子系统的设计细节,包括数据库文件结构的定义,以及管理子系统如何实现对数据库文件的管理和输出。这为设计和实现类似的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