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就业搜寻对流动人口的就业与工资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传统就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互联网不仅增加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而且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本研究以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搜寻工作对于流动人口具有显著的工资溢价效应。换言之,利用互联网找工作的人群往往能获得比传统找工方式更高的工资。 这一效应的成因主要在于互联网能够降低市场信息不对称,从而提升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在传统就业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可能难以找到匹配其技能和经验的工作,导致人力资本无法获得充分的回报。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求职者能够更快速、更广泛地获取就业信息,同时,雇主也能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职位信息,实现人才的精准匹配。 为检验研究结论的稳健性,本文采用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作为检验工具,结果显示,即便在控制了多种潜在的干扰因素后,互联网搜寻工作的工资溢价效应依然显著。进一步的研究指出,互联网的工资溢价效应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存在异质性。具体而言,受教育水平较高、流动时间较长的人群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更高的工资提升。 鉴于互联网对提高工资水平的重要作用,研究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提高流动人口的互联网普及率和受教育水平,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与工资水平。这一方面有助于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 从文献综述角度来看,许多研究者已经探讨了互联网使用与工资之间的关系。例如,国外研究中,Stevenson(2008)发现互联网的渗透率与失业者寻找工作的密集度呈正相关。Kuhn和Mansour(2014)发现使用互联网能增加找工作者与就业单位直接接触的机会,减少失业持续时间。在国际范围内,互联网使用往往存在正向的工资溢价效应,且不同国家的溢价程度有显著差异。国内方面,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人群相比不使用者,工资水平也有显著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互联网技术为劳动力市场带来诸多便利,但流动人口通过互联网找工作的比例仍相对较低。当前形势下,流动人口需要更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提高自身的就业匹配度和工资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口的信息素养,同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流动人口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以及如何通过互联网改善其就业质量,这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 粉丝: 887
- 资源: 28万+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