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课程作为高校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涵盖计算机内部结构、汇编语言和指令系统的教学,其学习的深度与学生的实践能力息息相关。然而,当前微机原理与接口实验教学面临若干问题,其中包括实验平台落后、教学难度大、内容多而课时不足、学生缺乏积极性等,这些问题主要源于现有实验平台硬件环境与课程要求的不匹配。
在传统实验平台上,存在以下四种主流技术方式:
1. 软件模拟硬件环境:通过计算机程序模拟硬件实验,但因缺乏真实的硬件接触,实际操作效果欠佳。
2. 使用PC机总线模拟:通过PC的PCI总线或ISA总线模拟8086指令系统、总线和时序,虽能提供接口,但实验平台不能脱离PC机控制,且硬件结构限制不支持更高级的实验。
3. 利用单片机或其他非8086CPU替代:这种方式的问题与第二种相似,也是通过模拟而非真实硬件环境操作。
4. 直接利用8086CPU芯片和辅助芯片构造:由于8086CPU已停产,使用拆机的二手芯片,实验平台的稳定性和质量无法保证,且无法量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华中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技术的新架构实验平台。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是一种可以反复编程的集成电路,能够模拟任何数字系统,支持复杂的并行处理和实时系统,非常适合于实验教学平台的设计。基于FPGA的实验平台可独立于PC机运行,能够实现更接近真实硬件环境的操作,同时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支持高级的实验需求。
基于FPGA的8086CPU实验平台能够实现以下特点:
- 完全脱离PC机独立运行,不受外部控制影响。
- 支持更高级的实验,如操作系统和BIOS底层实验,提高学生对微机核心工作原理的掌握。
- 提供基本实验和操作系统实验,如8086汇编程序实验、并口实验、串行通信实验等。
- 允许学生通过IDE(集成开发环境)编译和模拟运行源程序,再通过串口将程序下载到实验平台进行调试。
- 提供BIOS底层实验,让学生通过编程实现对实验平台基本输入输出的控制。
实验平台的创新之处在于:
- 能够运行自编或开源的操作系统,如FreeDOS或MON88等,让学生观察操作系统对硬件的控制过程。
- 允许学生深入研究BIOS编程,实现更加灵活和全面的学习。
该实验平台的推出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利用FPGA的高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克服传统实验平台的局限,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对计算机原理的理解,推动计算机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