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当前科技发展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的发展已经触发了所谓的“图灵革命”,即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技术革命。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其内在风险也日益凸显,这些风险不仅包括外在风险如“机器换人”、“隐私泄露”、“公共安全”问题,还有内在风险如“技术失控”、“主体地位丧失”、“人机关系重构”。对于这些风险的防范,李胜疆在其论文中提出了一套三级防范机制,分别为预见性防范、实践性防范和补救性防范。为了深入理解这些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阶段及其内涵
人工智能的发展经历了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转变。弱人工智能通常是指那些按照人类设定的程序和算法逻辑执行任务的智能系统,而强人工智能则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和理解创造能力,能够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独立处理问题。从工具技术论到内在控制程序与思维路径,再到知识的表示、获取和运用,不同学者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定义各不相同,这反映了人工智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研究侧重点的差异。
2.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内在风险
内在风险涉及技术失控、主体地位丧失、人机关系重构等方面。技术失控是指人工智能系统在执行任务时脱离了人类的控制,可能产生无法预料的后果。主体地位丧失反映了人类在面对高度发展的智能系统时可能失去决策的主导权。人机关系重构则意味着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的互动模式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影响到人类的自我认知和社会结构。
3. 三级防范机制的构成与实施
三级防范机制包括预见性防范、实践性防范和补救性防范。预见性防范要求在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早期阶段就预见可能出现的风险,并进行规避;实践性防范则侧重于在技术实践过程中引导道德规范,保证技术的正当运用;补救性防范则是在技术风险显现之后,通过法律规则等手段进行补救和修复。这三级防范机制从技术思想、实践引导、法律补救三个层面全面防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风险。
4. 面对内在风险的具体措施
为了应对内在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例如,在技术思想层面,可以加强对人工智能伦理、安全性的研究,明确技术开发的边界和规则;在技术实践层面,倡导科技伦理教育,提升开发人员和使用者的道德意识;在法律规则层面,需要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技术开发和应用的合法性,为可能出现的风险提供法律解决方案。
5.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人机就业竞争”的加剧,传统制造业等领域的就业结构可能发生改变,产业转型升级也将带来新的挑战。此外,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还可能对上层建筑产生连锁反应,引发经济基础的动荡,并最终影响政治、文化等领域的稳定。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内在风险。面对这些风险,我们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三级防范机制,从技术研究的初期到最终的应用,都需要严格把关和有效监控,以确保技术进步能够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