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最佳实践,它提供了一种在特定情况下解决常见问题的模板。这些模式是在多年开发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旨在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以下是对"java设计模式整理版"中可能包含的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单例模式**:保证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并提供一个全局访问点。这种模式常用于配置管理、日志服务等场景。
2. **工厂模式**:提供一个创建对象的接口,但让实现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让类的实例化推迟到子类。
3. **抽象工厂模式**:为创建一组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提供一个接口,而无需指定他们的具体类。
4. **建造者模式**:将复杂对象的构建与其表示分离,使得同样的构建过程可以创建不同的表示。
5. **原型模式**:用原型实例指定创建对象的种类,并且通过复制这个原型来创建新的对象。
6. **适配器模式**: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一个接口。适配器使原本不兼容的类可以一起工作。
7. **装饰器模式**: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装饰器提供了比继承更多的灵活性。
8. **代理模式**: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常用于远程代理、虚拟代理、保护代理等。
9. **桥接模式**: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
10. **组合模式**:允许你将对象组成树形结构来表现“整体/部分”层次结构。组合能让客户一致地处理个别对象和对象组合。
11. **享元模式**:运用共享技术有效地支持大量细粒度的对象,减少内存消耗。
12. **外观模式**:为子系统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使得这一子系统更加容易使用。
13. **模板方法模式**:定义一个操作中的算法骨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一个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的某些特定步骤。
14. **命令模式**:将一个请求封装为一个对象,从而可用不同的请求对客户进行参数化;对请求排队或者记录请求日志;支持可撤销的操作。
15. **迭代器模式**: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的元素,而又不暴露其底层表示。
16. **责任链模式**:避免将处理逻辑硬编码在一个对象中,而是将这些逻辑沿着处理链传递,直到有对象处理为止。
17. **访问者模式**:表示一个作用于某对象结构中的各元素的操作。它使你可以在不改变各元素的类的前提下定义作用于这些元素的新操作。
18. **状态模式**:允许对象在其内部状态改变时改变它的行为,对象看起来似乎修改了它的类。
19. **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它们一个个封装起来,并且使它们可以相互替换。策略让算法的变化独立于使用算法的客户。
20. **备忘录模式**:在不破坏封装性的前提下,捕获一个对象的内部状态,并在该对象之外保存这个状态。这样以后就可恢复对象到原先的状态。
以上是Java设计模式的主要分类和概念,每个模式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缺点。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设计模式,开发者可以写出更加高效、可维护的Java代码。"Java设计模式.ppt"可能会详细解释这些模式的实现方式、使用示例以及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