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是数学的基础概念,尤其在高中数学中,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是高考的重要考点。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解析:
1. **集合的基本概念**:
- **元素特性**: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每个元素都是唯一的)、无序性(元素之间的顺序无关紧要)和互异性(不允许重复元素)。
-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一个元素要么属于集合(记为 ∈),要么不属于集合(记为 ∉)。
- **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列出所有元素)、描述法(通过性质描述元素)、图示法(如韦恩图)。
2.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 **子集**: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记为A⊆B。如果A不是B的子集,记为A⊄B。
- **真子集**:A是B的子集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记为A⊂B。
- **全集与空集**:全集包含所有讨论中的元素,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 **交集**:A∩B表示同时属于集合A和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 **并集**:A∪B表示属于A或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 **补集**:对于全集U,∁UA表示U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4. **集合问题中的基本结论**:
- 集合A是其本身的子集,即A⊆A。
- 子集关系的传递性:如果A⊆B且B⊆C,则A⊆C。
- 集合运算的性质:A∪A=A,A∩A=A,A∪∅=A,A∩∅=∅,∁UU=∅,∁U∅=U。
5. **解题策略与注意事项**:
- 需要理解集合元素的属性,例如是否为数集或点集。
- 区分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从属关系)和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包含关系)。
- 特别关注空集,因为它在集合的运算和关系中占有特殊地位。
- 使用数轴图示法时,注意端点的开闭状态。
- 在处理含参数的集合时,确保满足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6. **实例解析**:
- 题目1:已知P={x|x<2},Q={x|x^2<2},由于x^2<2的解集是{x|-√2<x<√2},所以P是Q的超集,答案为B。
- 题目2:集合A∪B的元素个数为A和B的元素总数,不考虑重复,所以是5。
- 题目3:集合A={(x+1)(x-2)<0}是{x|-1<x<2},B={x|0≤x≤3},A∩B是{x|0≤x<2}。
- 题目4:全集U=R,A={x|7-6x≤0}={x|x≥7/6},B={x|x>-2},∁UA={x|x<7/6},(∁UA)∩B={x|-2<x<7/6},答案为A。
- 题目5:集合A={x∈N|x^2-2x≤0}={0,1,2},若A∪B={0,1,2},则B可以是{0,1,2}的任意非空子集,共有2^3-1=7个。
这些知识点和题目解析涵盖了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的主要内容,有助于考生理解和解决高考中的相关问题。通过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概念,可以提高在高考数学考试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