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叠层设计及阻抗计算.pdf
### PCB叠层设计及阻抗计算相关知识点 #### 前言 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的设计过程中,叠层设计与阻抗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合理的叠层设计能够有效减少信号干扰、提高信号完整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制造成本。而阻抗控制则是确保高速信号传输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将基于《PCB叠层设计及阻抗计算.pdf》的相关内容,详细介绍不同类型的PCB叠层设计以及阻抗计算方法。 #### 第一章 阻抗计算工具及常用计算模型 阻抗计算对于PCB设计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高速电路而言更是如此。本章节主要介绍常用的阻抗计算工具及模型。 ##### 1.0 阻抗计算工具 阻抗计算工具的选择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个人偏好。常用的工具包括: - **微带线和带状线的阻抗计算器**:这些工具通常基于精确的电磁场理论计算阻抗。 - **PCB设计软件自带的阻抗计算功能**:如Altium Designer、Cadence等软件都内置了阻抗计算模块。 ##### 1.1 阻抗计算模型 阻抗计算模型主要用于预测信号线的特性阻抗值,以便进行精确的阻抗匹配设计。根据信号线的位置和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模型: - **1.11 外层单端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位于PCB最外层的单端信号线。这类模型考虑了信号线与地平面之间的距离等因素。 - **1.12 外层差分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位于PCB最外层的差分信号线。此类模型除了考虑信号线与地平面的距离外,还会考虑两条信号线之间的相对位置。 - **1.13 外层单端阻抗共面计算模型**:针对外层单端信号线的共面结构,模型考虑了信号线与邻近的信号线和平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 **1.14 外层差分阻抗共面计算模型**:针对外层差分信号线的共面结构,模型同样考虑了信号线与邻近的信号线和平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 **1.15 内层单端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位于PCB内部层的单端信号线。这类模型通常会考虑信号线两侧的地平面分布情况。 - **1.16 内层差分阻抗计算模型**:适用于位于PCB内部层的差分信号线。模型除了考虑信号线两侧的地平面分布情况外,还会考虑两条信号线之间的距离。 - **1.17 内层单端阻抗共面计算模型**:针对内层单端信号线的共面结构,模型考虑了信号线与邻近的信号线和平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 **1.18 内层差分阻抗共面计算模型**:针对内层差分信号线的共面结构,模型同样考虑了信号线与邻近的信号线和平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 **1.19 嵌入式单端阻抗计算模型**:用于计算嵌入式单端信号线的阻抗值,这类信号线通常位于PCB的不同层之间。 - **1.20 嵌入式单端阻抗共面计算模型**:用于计算嵌入式单端信号线在共面结构下的阻抗值。 - **1.21 嵌入式差分阻抗计算模型**:用于计算嵌入式差分信号线的阻抗值。 - **1.22 嵌入式差分阻抗共面计算模型**:用于计算嵌入式差分信号线在共面结构下的阻抗值。 #### 第二章 双面板设计 双面板是PCB设计中最基本的形式之一,其叠层结构简单,但合理的设计同样重要。 ##### 2.0 双面板常见阻抗设计与叠层结构 - **2.1 50Ω/100Ω||0.5mm**:该结构为典型的双面板叠层设计,其中信号线的特性阻抗分别为50Ω和100Ω,板厚为0.5mm。 - **2.2 50Ω||100Ω||0.6mm**:与上一种结构类似,但板厚为0.6mm。 - **2.3 50Ω||100Ω||0.8mm**:板厚为0.8mm的设计。 - **2.4 50Ω||100Ω||1.6mm**:板厚增加至1.6mm的设计。 - **2.5 50Ω/70Ω||1.6mm**:特性阻抗为50Ω和70Ω的设计,板厚为1.6mm。 - **2.6 50Ω||0.9mm||Rogers Er=3.5**:使用Rogers材料(介电常数Er=3.5)的设计,板厚为0.9mm。 - **2.7 50Ω||0.9mm||Arlon Diclad 880 Er=2.2**:使用Arlon Diclad 880材料(介电常数Er=2.2)的设计,板厚为0.9mm。 #### 第三章 四层板设计 四层板相比于双面板增加了两个内层,可以更灵活地布置信号和电源/地平面。 ##### 3.0 四层板叠层设计方案 四层板的叠层方案更加复杂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结构。 - **3.10 SGGS||50Ω/55Ω/60Ω||90Ω/100Ω||0.8mm/1.0mm/1.2mm/1.6mm/2.0mm**:该结构为四层板叠层设计,其中S表示信号层,G表示接地层。特性阻抗范围从50Ω到100Ω不等,板厚有多种选择。 - **3.11 SGGS||50Ω/55Ω/60Ω||90Ω/100Ω||0.8mm/1.0mm/1.2mm/1.6mm/2.0mm**:与3.10类似,但具体的参数可能有所不同。 - **3.12 SGGS||50Ω/55Ω/60Ω||90Ω/95Ω/100Ω||1.6mm**:固定板厚为1.6mm的设计。 - **3.13 SGGS||50Ω/55Ω/60Ω||85Ω/90Ω/95Ω/100Ω||1.0mm/1.6mm**:提供了两种板厚选项。 - **3.14 SGGS||50Ω/55Ω/75Ω||100Ω||1.0mm/2.0mm**: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特性阻抗组合。 - **3.15 GSSG||50Ω||100Ω||1.0mm**:与3.10类似,但信号线和接地层的排列顺序有所不同。 - **3.16 SGGS||75Ω||100Ω/105Ω||1.3mm/1.6mm**: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板厚选择。 - **3.17 SGGS||50Ω/100Ω||1.3mm**:特性阻抗为50Ω和100Ω的设计,板厚为1.3mm。 - **3.18 SGGS||50Ω/100Ω||1.6mm**:与3.17类似,但板厚为1.6mm。 - **3.19 SGGS||50Ω||1.6mm||混压**:使用混合压合技术的设计。 - **3.20 SGGS||50Ω||1.6mm||混压**:与3.19类似,但具体的实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 - **3.21 SGGS||50Ω||100Ω||2.0mm**:板厚为2.0mm的设计。 #### 第四章 六层板设计 随着层数的增加,六层板可以提供更复杂的叠层结构,满足更多样化的应用需求。 ##### 4.0 六层板叠层设计方案 - **4.10 SGSSGS||50Ω/55Ω||90Ω/100Ω||1.0mm**:六层板的典型设计之一,板厚为1.0mm。 - **4.11 SGSSGS||50Ω||90Ω/100Ω||1.0mm**:与4.10类似,但具体的参数有所不同。 - **4.12 SGSSGS||50Ω||90Ω/100Ω||1.6mm**:板厚为1.6mm的设计。 - **4.13 SGSGGS||50Ω||90Ω/100Ω||1.6mm**:与4.12类似,但信号层和接地层的排列顺序有所变化。 - **4.14 SGSGGS||50Ω||90Ω/100Ω||1.6mm**:与4.13类似,但具体的参数可能有所不同。 - **4.15 SGSSGS||50Ω/75Ω||100Ω||1.6mm**: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特性阻抗组合。 - **4.16 SGSSGS||50Ω||90Ω/100Ω||1.6mm**:与4.15类似,但具体的参数有所不同。 - **4.17 SGSSGS||50Ω||100Ω||1.6mm**:特性阻抗为50Ω和100Ω的设计。 - **4.18 SGSSGS||50Ω/60Ω||90Ω/100Ω||1.6mm**:提供了更多的特性阻抗组合。 - **4.19 SGSSGS||50Ω/60Ω||100Ω/110Ω||1.6mm**:与4.18类似,但具体的参数有所不同。 - **4.20 SGSSGS||50Ω||90Ω/100Ω||1.6mm**:与4.17类似,但具体的参数可能有所不同。 - **4.21 SGSSGS||65Ω/75Ω||100Ω||1.6mm**:提供了两种不同的特性阻抗组合。 - **4.22 SGSGGS||50Ω/55Ω||85Ω/90Ω/100Ω||1.6mm**:与4.10类似,但提供了更多的特性阻抗组合。 - **4.23 SGSSGS||50Ω/55Ω||90Ω/100Ω||1.6mm**:与4.10类似,但具体的参数可能有所不同。 - **4.24 SGSGGS||50Ω/55Ω||90Ω/100Ω||1.6mm**:与4.23类似,但信号层和接地层的排列顺序有所不同。 - **4.25 SGSGGS||50Ω||90Ω/100Ω||1.6mm**:与4.13类似,但具体的参数可能有所不同。 - **4.26 SGGSGS||50Ω/60Ω||90Ω/100Ω||1.6mm**:提供了更多的特性阻抗组合。 - **4.27 SGSGGS||37.5Ω/50Ω||100Ω||2.0mm**:与4.20类似,但板厚为2.0mm。 - **4.28 SGSGGS||37.5Ω/50Ω||100Ω||2.0mm**:与4.27类似,但具体的参数可能有所不同。 - **4.29 SGSGGS||37.5Ω/50Ω||100Ω||2.0mm**:与4.28类似,但具体的参数可能有所不同。 - **4.30 SGSGGS||37.5Ω/50Ω||100Ω||2.0mm**:与4.29类似,但具体的参数可能有所不同。 #### 第五章 八层板设计 八层板的设计进一步增加了设计的灵活性,可以满足更复杂电路的需求。 ##### 5.0 八层板叠层设计方案 - **5.10 SGSSGSGS||50Ω/55Ω||90Ω/100Ω||1.0mm**:八层板的典型设计之一,板厚为1.0mm。 - **5.11 SGSGGSGS||50Ω/55Ω||90Ω/100Ω||1.0mm**:与5.10类似,但信号层和接地层的排列顺序有所不同。 - **5.12 SGSGGSGS||55Ω||90Ω/100Ω||1.0mm**:与5.11类似,但具体的参数有所不同。 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在进行PCB设计时,叠层结构和阻抗控制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合理的设计不仅能够提高信号质量和系统稳定性,还能有效降低成本。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叠层方案和阻抗控制策略。
- 粉丝: 2
- 资源: 13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