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是针对苏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程的教案,主题为“空气是什么样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空气的基本特性和性质,包括其无形、流动等特性。
教学目标设定为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认识到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这通过对比水的固定形态来引导学生思考;二是让学生能运用多种感官,如视觉、触觉,全面地描述空气的特点。这两个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教学过程分为导入、讲授新课、总结和课堂练习四个环节。导入部分通过回顾前一课“水是什么样的”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
在讲授新课阶段,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来教授空气的特性。例如,让学生给气球充气,观察气球形状的变化,从而得出空气没有固定形状的结论。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感知空气的流动性,如将空气从瓶中转移到水杯中,观察气泡上升的过程,以及松开气球口后纸屑被吹走的现象,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空气的流动性质。
在总结部分,教师强调了空气的无形、无色、无味、透明和流动的特性,并鼓励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去探索更多物质的秘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课堂练习部分则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设置了三个填空题,让学生再次确认空气的特征,强化记忆。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教师不仅传授了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科学的乐趣,提高科学素养。这样的教学方式符合小学科学教育的理念,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