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二年级数学的学习旅程中,掌握如何正确读取和表达时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认识几时几分》作为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中的一课,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了解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如何相互配合,表示出准确的时间。本节课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知识传授,更是一次培养孩子们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时间管理意识的全面提升。
为了让学生在课程中能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新知识,本教学设计首先采取了复习引入的方法。在此环节中,教师会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关于时间的知识,如时针与分针的基本概念、钟面上格子的分布等。这种对已有知识的回顾,能够帮助学生搭建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从而更快地适应新课程的学习节奏。
在激发学生兴趣的环节,教师采用了与蓝猫互动的创新方式。蓝猫作为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它的出现能够有效调动课堂的氛围,让学生在与蓝猫的互动中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教师在这里精心设计的互动,让学习不再是枯燥的记忆,而是一场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
接下来是自主探索阶段,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钟面模型,亲身体验时针和分针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变化。这个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在学习8时整和8时零5分两个时间点时,学生可以通过亲手拨动钟面,直观地感受到时针和分针的相对位置。通过这样的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逐步掌握认读钟面时间的正确方法,即先通过时针的大致指向确定小时数,再通过分针所指的具体位置确定分钟数。此外,教学中还特别强调了时间的两种表示法:汉字表示法和数字表示法,并且特别提醒学生,在分钟数不满10分钟时,要用“零”来补充。
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时间理解的环节是拨动钟面至8时15分、8时30分、8时40分和8时55分等特殊时间点。特别是在接近整点的时间,如8时55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辨析时间的准确性,理解钟面上时间变化的规律,并能正确地表达这些时间点。
在巩固练习环节,教师会通过“钟表展示厅”的题目,创造一个实际应用的场景。学生将在此环节中,通过具体操作,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来检验和加强他们的时间认知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总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既重视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和丰富的互动环节,学生不仅能够愉快地学习,更能有效地掌握如何准确读取时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时间管理的教育,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安排和珍惜时间,形成积极健康的时间观念。这不仅为他们接下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