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三维重建技术临床应用
CT 三维重建技术是指通过改变 CT 图像的原始数据的矩阵、视野进行图像再次重组处理,生成三维立体图像,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诊断疾病。该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是在术前手术方案分析、选择治疗方案、估计预后等方面。
多平面重建(MPR)是 CT 三维重建技术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把横断扫描所得的二维图像以像素为单位,重建为以体素为单位的三维数据,再在容积数据的基础上,重建任意平面的冠状位、矢状位、斜位的二维图像。MPR 可以较好的显示组织器官复杂的解剖结构,有利于病变的准确定位。
曲面重建(CPR)是 MPR 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容积数据的基础上,沿感兴趣区划一条曲线,将扭曲的组织显示在同一平面上,较好的显示其全景。适用于展示人体曲面结构的器官,常用于额面骨、输尿管、血管、肋骨、腰椎等。
多层面容积重建(MPVR)是将不同角度或某一平面选取的原始数据,采用最大密度(MIP)或最小密度(Min-IP)投影法进行运算得出图像。MIP 是取每一线束的最大密度进行投影,常用于密度较高的组织结构,如注射造影剂的血管、明显强化的组织、骨骼等。Min-IP 是取每一线束的最小密度进行投影,常用于观察气道、肺、含气空腔等。
表面遮盖显示(SSD)通过计算被观察物表面所有相关像素的最高和最低 CT 值,保留所选 CT 阈值范围内像素的影像,将超出限定的 CT 阈值的像素透明处理后重组成二维图像。立体感强,能直观的显示骨骼和大血管的全景,有利于病变的定位、测量。
仿真内窥镜成像术(CTVE)是在容积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表面遮盖显示和容积再现法相结合,模拟出三维立体空间环境,在受检器官的腔内进行计算机数据后处理,显示出图像,与光纤内窥镜效果相似,常用于喉部、支气管、结肠、胆道、胃等管腔脏器等。
容积再现(VRT)对不同 CT 值的组织、器官赋予不同的亮度、颜色,以易于区分。透明成像(RaySum)是 VRT 技术中的一种显示方法,经过 RaySum 处理后的图像可呈现透明影像,和双对比消化道造影的效果相似。
CT 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优点包括:可以较好地显示组织器官复杂的解剖结构,有利于病变的准确定位、测量和诊断;可以模拟出三维立体空间环境,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理解和诊断疾病;可以观察到血管壁的影像,通过测量 CT 值辨别斑块的成份、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