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信息科学导论》期末考试试卷涉及到的知识点广泛,主要涵盖了地球信息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功能、以及在解决全球性问题中的应用。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1. **地球信息科学定义**:地球信息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信息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关注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它涉及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人类社会系统及其子系统,是一门应用基础理论学科。
2. **信息的重要性**:信息是理解和控制地球系统、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关键。通过信息,人类可以预测、预报和调控自然过程。
3. **观测与遥感**:地球系统的观测计划需支持全球变量测量和过程研究。空间遥感与现场观测结合是有效的地球观测方法,为空间信息融合提供了基础。
4.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GIS的功能从数据获取、存储、管理转向信息模拟、分析和预测,推动了对地球信息机理的研究。
5. **数字地球功能**:数字地球的服务包括一般信息服务和社会科学研究的支持,其中空间信息融合(如多源遥感信息融合)和建模是核心。
6. **地球信息机理**:研究地球各圈层信息场的变化规律、信息流形成与传输、时空分布与处理方法,是地球信息科学的基础理论。
7. **地球科学的突破**:实验技术和模拟技术是地理科学发展的两大支柱,通过现代测试手段和数字计算机实现。
8. **全球问题**:人口、资源、环境和灾害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地球信息科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9. **名词解释**:
- **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I)**:全球信息网络,为信息交流提供基础设施。
- **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计划(NSDI)**:国家层面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共享系统。
- **地理信息建模系统(GIMS)**:用于构建和模拟地理环境的系统。
- **虚拟地理环境(VGE)**: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地理环境的系统。
- **智能交通系统(ITS)**:利用信息技术优化交通管理和服务的系统。
10. **科学计算可视化**:通过计算机图形和图像技术,将抽象数据转化为直观形式,帮助理解复杂数据。
11. **地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包括数据框架、交换标准和数据交换网站,是地球空间数据协调、管理和分发的基石。
12. **地球信息科学的科学体系**:由地球信息科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技术体系和应用科学四个部分组成,形成了地球信息科学的完整构架。
简答题部分主要考察了地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及其含义,以及地球信息科学科学体系的构成,强调了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的结合。
地球信息科学是研究地球系统信息的多学科交叉领域,它结合遥感、GIS、科学计算可视化等技术,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