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媒体通信领域,H.264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效视频编码标准,而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则是一种用于传输实时数据的网络协议。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将H.264编码的视频码流打包成RTP包,以便在网络中进行传输。 H.264编码的视频数据通常由多个NAL单元(Network Abstraction Layer units)组成,每个NAL单元包含了视频帧的一部分或全部信息。NAL单元头部包含类型和一些控制信息,如NALU_HEADER结构体所示: ```cpp typedef struct { unsigned char TYPE:5; // NAL单元类型 unsigned char NRI:2; // NAL单元优先级 unsigned char F:1; // 是否前缀NAL单元 } NALU_HEADER; ``` RTP包头则包含了传输相关的元数据,如序列号、时间戳和同步源ID等,这些信息用于接收端恢复视频流并实现正确的播放顺序: ```cpp typedef struct { unsigned char csrc_len:4; // 同步源数量,预期为0 unsigned char extension:1; // 扩展头标志,预期为1 unsigned char padding:1; // 填充位,预期为0 unsigned char version:2; // RTP版本,预期为2 unsigned char payload:7; // RTP负载类型,例如96表示H.264 unsigned char marker:1; // 标记位,预期为1,指示关键帧 unsigned short seq_no; // 序列号,用于检测丢失的包 unsigned long timestamp; // 时间戳,用于同步 unsigned long ssrc; // 同步源ID,区分不同流 } RTP_FIXED_HEADER; ``` 打包H.264码流到RTP包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解析H.264码流,提取NAL单元。每个NAL单元以0x000001或0x00000001作为起始标识,根据NALU_HEADER判断其类型和特性。 2. 为每个NAL单元生成RTP包头。根据NAL单元的类型设置RTP负载类型(payload type),设置标记位(marker bit)来指示关键帧,计算并设置时间戳以反映视频流的时间进度。 3. 将NAL单元数据附加到RTP包头后面。如果NAL单元的大小超过RTP包的最大长度(如MAX_RTP_PKT_LENGTH),则需要分片。分片时,需要在RTP包头中设置适当的扩展头信息,并在数据中插入分片标识。 4. 对于大于RTP包最大长度的数据,可以考虑填充位(padding bits)来填满RTP包,但通常不推荐这样做,因为会增加不必要的网络负载。 5. 发送RTP包到目的地,通常是通过UDP协议,目标IP和端口在代码中定义为`DEST_IP`和`DEST_PORT`。 6. 在接收端,收到RTP包后,解析包头,重组NAL单元,然后解码H.264数据以恢复原始视频帧。 整个过程中,确保正确处理NAL单元的边界和RTP包的分片是至关重要的。同时,还需要注意网络状况,如丢包、乱序等问题,可能需要通过RTCP(RTP控制协议)进行错误检测和恢复。 H.264和RTP的结合应用广泛,常见于在线视频会议、直播服务、VoD(视频点播)系统等。理解这个过程对于开发和优化多媒体通信系统是非常基础的。
剩余10页未读,继续阅读
- 粉丝: 1
- 资源: 77
- 我的内容管理 展开
- 我的资源 快来上传第一个资源
- 我的收益 登录查看自己的收益
- 我的积分 登录查看自己的积分
- 我的C币 登录后查看C币余额
- 我的收藏
- 我的下载
- 下载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