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档实际上是一篇散文,由丰子恺撰写,探讨了他个人随着年龄增长,特别是进入“三十”这个阶段后,心境的变化。文章标题虽为“高一语文我心归去美文阅读”,但实际上主题并不涉及具体的语文教学内容,而是关于作者的人生感悟。
文章通过对比自己在青少年时期对春天的热爱和进入“立秋”之年后对秋天的偏好,展现了作者心境的转变。年轻时,作者被春天的生机勃勃所吸引,对生命的绽放充满热情和期待,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开始对这种繁华和争艳感到厌倦,认为这是一种“凡庸、贪婪、无耻与愚痴”。相反,秋天的到来让他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和调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死亡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接纳。
丰子恺引用了夏目漱石的话,表达了他同样对生命中光明与黑暗、生与死的认识。他认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不仅理解到生命的有限,更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在夏天的炎热中,人们无法真正体验到冬天的寒冷,同样,在春天的生机盎然中,人们无法真正理解死亡的含义。只有当秋天来临,人们经历了生命的冷暖,才能对生与死有更深刻的体感。
文章末尾,作者指出自己以前对生命的看法过于简单,以为春天会永驻,人生总在青年,没有意识到死亡的存在。但现在,秋天的体验让他明白,生的意义不仅在于生本身,也在于对死亡的领悟。这种领悟赋予了他更深沉的智慧,使他对生活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这篇散文通过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感性描绘,探讨了人生阶段、生命意义以及对生死的哲学思考,展现出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心态和价值观发生的深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