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是指在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内部可能存在危害安全健康的气体、蒸汽、粉尘或缺氧环境的空间中的作业。这类作业由于其特殊性,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严格的防范措施来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危险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历史上的事故案例表明,忽视有限空间作业的风险可能导致严重的多人伤亡。这些事故往往是可以预防的,只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就能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时,必须严格执行“先检测后监护再进入”的原则。在作业前30分钟,应对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含量、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以及可燃气体浓度进行采样分析,只有在所有指标都符合安全标准的情况下,才能允许作业人员进入。
通风是有限空间作业中关键的一环。自然通风不足时,应使用机械通风设备,确保每小时至少3次的换气次数。对于通风困难的场所,作业人员需佩戴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如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禁止使用过滤式面具,因为它们无法防止缺氧或有毒气体的吸入。
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作业审批制度和安全设施监管制度,并确保作业人员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了解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职业危害、避险常识以及应急救援措施。
作业人员自身也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和资格,无妨碍工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且应具备相应工种的作业资格。同时,作业前要对员工进行教育,讲解作业内容、潜在危害以及应对紧急情况的措施。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应设立监护人员,监护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以便在外部观察作业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之间应保持有效的沟通,确保在危险状况下能够及时报警和撤离。
在发生急性中毒或窒息事故时,救援人员需穿戴个体防护装备,携带应急救援设备进行救援,避免盲目施救导致更多伤亡。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范涉及多方面的准备和执行,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