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篇散文,它以马为载体,寓言性地探讨了人才的发掘和使用问题。这篇文章是通过描述千里马的遭遇来暗喻那些有才能却未得到重用的人。
1. 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 (1)祗辱有奴隶人之手:祗(zhǐ):仅仅,只是。
- (2)骈死于槽枥之间:骈:并列,一同。
- (3)不以千里称也:称:著称。
- (4)一食或尽粟一石:食:吃;或:有时。
- (5)食马者:食:通“饲”,喂养。
- (6)才美不外见:见:显现。
- (7)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等同,一样。
- (8)或尽粟一石:或:有时。
- (9)策之不以其道:策:鞭打;道:正确的方法。
- (10)食之不能尽其材:材:才能,才干。
- (11)是马也:是:这。
- (12)执策而临之:临:面对。
- (13)其真无马邪:其:难道。
- (14)其:其实。
- (15)安求其能千里也:安:怎么,哪里。
2. 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及其意义:
- ①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显现。
- ② 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喂养;材通才,才能。
- ③ 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3. 翻译成现代汉语:
-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因为日行千里而著名。
-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鞭打它不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让它充分发挥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理解它的意思。
- (3)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能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喂养它。
-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它和普通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4. 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本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怀才不遇的人感叹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6. 文中的“千里马”喻指有才能的人,“伯乐”喻指能识别人才的伯乐或明主,“食马者”喻指统治者或管理者。
7. 本文借有关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讽喻和抨击了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以及人才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和任用的社会现状。
《马说》通过寓言的形式,深刻揭示了人才的重要性以及发现和使用人才的正确方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醒人们重视人才的挖掘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