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解析】
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题目中的"干冰升华"是物理变化,因为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木料燃烧"、"钢铁生锈"、"食品腐败"都是化学变化,涉及到分子级别的化学反应。
2. **常见气体**:"N2"(氮气)是大气中最常见的气体,占空气的大部分比例,而"He"(氦气)、"O2"(氧气)和"CO2"(二氧化碳)也是常见的气体,但相对氮气来说比例较小。
3. **降低水的硬度**:煮沸是有效降低水硬度的方法,因为加热会使水中的钙镁离子形成沉淀,从而软化水。
4. **化肥与碱反应**:氯化铵(NH4Cl)与熟石灰(Ca(OH)2)混合研磨会产生氨气(NH3),这是化肥鉴别的一种方法。
5. **维生素C泡腾片**:泡腾片含有酸性物质,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因此看到的气泡主要是CO2。
6. **气体压缩**:6000L氧气能被压缩到40L钢瓶中,是因为加压时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而非分子本身体积改变。
7. **硅的原子结构**:硅是非金属元素,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核外电子排布有三个电子层,而不是题目中提到的三个电子。
8. **金属与酸的反应**:镁与盐酸反应最剧烈,说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最强;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而非FeCl3。
9. **微观反应表示**:该反应中,原子种类并未改变,说明是化学反应而非物理变化;反应生成的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且反应方程式应为A2+3B2=2AB3。
10. **溶液配制**:配制溶液时,溶剂可以是水或其他液体;硝酸铵溶解吸热,溶液温度下降;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水中;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得到的是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
11. **测定氧气含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通常使用红磷,因其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而不像铜或碳那样只发生物理变化或产生其他气体。
12. **木条的用途**: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因为两者都能熄灭木条;其他选项均正确。
13. **pH值与物质性质**:牙膏和肥皂水的pH大于7,显碱性;西瓜汁pH小于7,显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因此错误;胃酸过多者不宜食用过多食醋。
14. **溶解度曲线**:t1℃时,a点可能表示乙的饱和溶液,但无法确定;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不一定有晶体析出,还需考虑溶液是否饱和;t2℃时,甲乙15g分别加入100g水中,乙可能完全溶解,甲则不一定。
15. **C60的相关性质**:C60是单质,由分子构成,具有与金刚石和石墨类似的化学性质;橡胶属于有机物。
16. **铁的性质与用途**:不粘锅利用了铁的导热性;手柄需选用热固性塑料,不易变形;鸡蛋清富含蛋白质;聚四氯乙烯能防止铁锅生锈,因为它阻止了铁与氧气和水接触。
17. **化石燃料与环境保护**: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计算每天燃烧煤产生的二氧化硫质量需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二氧化硫排放会导致酸雨问题。
以上知识点涵盖了化学基础概念、物质性质、化学反应、环境科学等多个方面,适合初中化学学习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