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第三章】
本章主要探讨了财政剖析的核心概念、目标和方法,这是理解和评价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关键。财政剖析关注的主体包括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商业伙伴、政府、职工和中介机构,每类主体对企业的关注点各有侧重。例如,投资者关心企业的盈利能力,债权人关注偿债能力,经营者则需要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财政剖析的目标广泛,包括评估企业的信用状况、税收情况、资本保值增值等。它可以根据分析主体、内容、工具和目标的不同进行分类,如外部与内部分析、全面与专题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等。比率分析和比较分析是常用的分析方法,它们可以帮助揭示企业财务表现的差异和趋势。
资产负债表是财务分析的基础,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通过比较不同项目之间的比例,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例如,资产负债率表示负债在总资产中的占比,而权益净利率则展示了净利润与股东权益的比率,反映了盈利能力。
比较分析法中,时间的一致性和计算口径的一致性是关键。比率分析法则涉及各种比率,如流动比率(衡量短期偿债能力)、权益乘数(反映资本结构)等。此外,趋势分析法用于追踪连续时期内的财务变化,要素分析法用于分解综合指标,揭示各个因素对整体影响的程度。
财政分析的局限性主要包括财务报表反映的是历史信息,不能完全预测未来;报表仅记录货币量化的数据,忽略非货币信息;持重原则可能导致费用和损失的高估,收益和资产的低估;以及会计政策选择可能影响报表的可比性。
短期偿债能力的评估通常通过诸如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指标来进行,这些指标衡量的是企业短期内偿还债务的能力。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而速动比率则是扣除存货后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两者越高,表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财政剖析是理解和评估企业财务健康状况的综合性工具,通过各种方法和指标,可以多角度揭示企业的经营状况、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然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财务报表的质量、会计政策的选择以及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因此在进行财政分析时,需要全面考虑这些因素,以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