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资料是2007-2008学年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二物理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试卷,主要涵盖物理学中的基础概念和应用。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选择题部分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它考察了学生对基本物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 电流产生磁场的现象:试题中通过四个实验现象来检验学生对电流磁效应的理解。选项A展示了奥斯特实验,证明电流能产生磁场;B选项描述的是电磁力,而非电流产生磁场;C和D选项涉及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证明电流通过时会形成磁场。
2. 电子设备的工作电流:题目提到手电筒电池老化后,小灯泡亮度减弱,但电池仍能为电子钟供电,说明电子钟的工作电流可能更小,或者其对电池电压的需求更低。这暗示了不同电器对电源电流和电压的需求可能不同。
3. 地磁场的电磁感应学说:根据地磁场的形成理论,磁暴在外地核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与地磁场方向有关。题目中提到磁子午线,暗示需要考虑地球磁场的南北极方向,以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4. 滑动变阻器的应用:在精密仪器的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用于精细调节电压。选择题考察了如何配置两个滑动变阻器来实现粗调和微调,强调了电阻比例与调节效果的关系。
5.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质子和钠离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半径相同,说明它们的动量大小相等,因为动量p=mv,其中m是质量,v是速度,而质子和钠离子的电荷量相同,所以动量相等时,它们的半径才会一致。
6. 安培力的方向:根据右手定则,可以判断电流I0在圆形线圈B中产生的磁场方向,进而确定线圈受到的安培力方向,题目中指向了磁场力的方向。
7. 磁通量的概念:磁通量Φ是磁感应强度B与垂直穿过某一面积S的乘积,但并不总是等于磁感线条数,且地磁场穿过地球表面的磁通量并非零。
8. 二极管和电容器的动态分析:二极管仅允许电流单向流动,当电容器极板间距增大时,电场变化导致二极管内部电荷状态改变,影响电荷P的运动。
9. 质子在地球磁场中的偏转:质子受到洛伦兹力的影响会偏向地球的磁场方向,考虑到地球磁场的地理方向,质子会向东偏转。
10. 电动机的性能测试:在电动机停止转动时测量的电压和电流是其静态电阻,运转时的电压和电流则是其工作状态下的,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可以通过P=UI计算,但需要考虑效率,题目给出了不同状态下的电流和电压,可计算其最大可能的输出功率。
11. 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F=BIL,题目比较了两个不同磁场强度下导线的受力,尽管B1小于B2,但受力大小还取决于导线长度和电流,所以不能直接得出受力的大小关系。
12. 断开电路后的电容电量变化: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的电容C1和C2之间没有电流流通,但由于它们之前并联,电荷会在断开瞬间重新分布,C1的电量可能增加,C2的电量可能减少。
以上是试卷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点解析,包括电流的磁效应、电磁感应、电路分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电容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电动机性能的测试等。这些内容反映了高二物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