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详解】
1. 合金定义: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题目中提到的硬铝、钢铁、青铜都是常见的合金,而金箔是纯金,不属于合金。
2. 钠的化学性质:钠是一种活泼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同时放出大量热量,由于钠的密度小于水但大于煤油,因此会沉在水底并在水和煤油的交界面上下浮动,直到反应结束。
3. 酸碱反应的特征:对于AlCl3和NaOH的反应,滴加顺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现象,即先滴加AlCl3会有白色沉淀Al(OH)3生成,继续滴加NaOH,沉淀会溶解;Na2CO3和HCl的反应同样如此,先滴加碳酸钠会有气体CO2放出,反之则先形成无色溶液。
4. 铝的安全使用: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铝是潜在的食品污染源,应控制其在食品中的使用。在提供的选项中,制炊具、明矾净水、食品膨松剂、胃舒平药片、易拉罐和包装糖果小食品都可能直接接触到食物,应进行控制。
5. 铁离子反应比例:铁粉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Cl2,若溶液中Fe2+和Fe3+浓度相等,表明反应进行了一半,因此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6. 金属特性: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延展性,常温下大部分金属为固态,但汞是液态;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失去电子,呈现还原性,但某些金属离子如亚铁离子可以被氧化。
7. 物质转化的可能性:Al(OH)3可以直接加热分解成Al2O3,Al2O3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需要先与酸反应生成铝盐,再与碱反应;铝可以通过与强碱反应生成AlO2-;Al3+可以与碱反应生成Al(OH)3沉淀。
8. 离子共存:能溶解Al(OH)3的溶液可能为酸性或强碱性,因此镁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存在,碳酸氢根在酸性和碱性中均不能稳定,铁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会生成沉淀,而Na+、Ba2+、Cl-、NO3-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共存。
9. Fe2+的鉴定:Fe2+的特征检验是通过与KSCN溶液反应,先加入氯水将其氧化成Fe3+,再滴入KSCN,若溶液变红色,证明含有Fe2+。
10.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A项中氢气生成的方程式错误,应该是H2O参与反应;B项正确表示了铁粉与三价铁离子的反应;C项中氨水不能拆写为OH-;D项正确表示了氯气氧化亚铁离子的过程。
11. 热化学反应:NaHCO3与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氢气以及氧气,考虑到Na2O2自身也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NaOH,最终剩余的固体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根据摩尔比例,Na2CO3的物质的量为1mol。
12. 铝铁合金的计算:合金经过一系列反应,最后得到的红棕色粉末为Fe2O3,质量不变,说明铝转化为氧化物后,铁元素的质量没有改变,从而可计算出铝的质量分数。
13. 金属元素特征: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如氢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能失去电子的也不一定是金属,如氢、硼等非金属元素也能失去电子。
这些题目涵盖了金属的性质、化学反应、离子共存、离子鉴定、热化学反应及化合物的计算等多个化学知识点,主要涉及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反应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