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一大趋势,而智能座舱作为智能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逐渐成为各大车企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智能座舱的智能化水平正在逐步提升,通过集成多种信息娱乐、智能交互以及舒适性控制等功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驾驶体验。
在电动车和传统燃油车智能化的过程中,智能座舱的渗透率正迎来快速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两类主要推动力量:一方面是造车新势力,如特斯拉、理想、小鹏和蔚来等,它们不断推出装载智能座舱的新型电动车型;另一方面则是传统车企,如大众、吉利、上汽和比亚迪等,它们也在推出搭载智能座舱的电动车型。在智能座舱的推动下,预计到2025年,国内智能座舱系统主要部件的市场空间将达到约982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为14%。
智能座舱产业链可以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芯片作为智能座舱的核心,决定了座舱的性能水平,其算力和结构设计对座舱功能有着重要影响。目前,高通在智能座舱芯片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同时华为的麒麟芯片和地平线的征程系列芯片也在逐步提升它们的市场竞争力。全液晶仪表盘市场主要由大陆集团、爱信精机、电装、伟世通和博世等公司占据主要份额,而国内供应商如德赛西威、中科领航和太航仪表等也在积极布局。HUD(Head-Up Display,抬头显示系统)行业中,日本精机、大陆、电装、博世和伟世通等海外公司占据主导地位,而国内企业包括华阳集团、水晶光电、京东方和泽景电子等也在参与竞争。车载操作系统方面,主流产品包括QNX、Linux、Android和WinCE等,国内企业如阿里巴巴的AliOS系统和华为基于鸿蒙OS的HiCar系统正在与车企合作实装。
智能座舱的竞争格局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参与者:传统汽车零部件公司和高科技芯片公司。国内企业华域汽车通过其旗下延锋科技在智能座舱领域进行了全产业链布局,国内的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均胜电子和中科创达等上市公司以及非上市公司如华为、好帮手、远特科技和飞歌等都在积极布局。随着智能座舱渗透率的提升,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有望迎来盈利和估值的双升。
在投资建议方面,随着新势力车企和传统车企推动新车的智能化,智能座舱的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相关企业可望迎来价值重估。投资者可以关注华域汽车、德赛西威、华阳集团、均胜电子、中科创达等企业,此外还可以关注伯特利、保隆科技和禾赛科技等智能汽车相关标的。
然而,在智能座舱领域的投资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可能会影响汽车需求,而配置智能座舱的产品车型销量若低于预期,或智能座舱产品开发进程不及预期,都可能对相关企业的盈利和估值产生不利影响。
总体来看,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持续扩大,智能座舱产业的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投资机会也逐步增多。投资者在关注该领域的同时,应当综合考虑市场环境、技术发展和企业实力等多方面因素,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