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德邦证券-三元正极行业系列深度之一:高镍趋势下的行业集中度提升.pdf》和描述“***-德邦证券-三元正极行业系列深度之一:高镍趋势下的行业集中度提升.pdf”所提到的行业深度研究聚焦于三元正极行业,特别关注在高镍技术趋势影响下,行业集中度的变化情况。
三元正极材料是指含有镍(Ni)、钴(Co)、锰(Mn)等三种或其中两种过渡金属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这种材料具备较高的能量密度,是当前电动汽车(EV)以及高能量密度电池应用的主流材料。高镍三元材料指的是其中镍元素含量较高的一类正极材料,例如含有80%镍、10%钴、10%锰的NCM811材料。
三元正极行业深度研究首先分析了铁锂和三元材料的技术路线之争。铁锂材料成本较低,安全性能好,循环性能佳,但是面临降本瓶颈和续航瓶颈的问题。而三元材料能量密度高,但是成本较高,且涉及的稀贵金属成分使得成本难以大幅降低。不过,随着高镍技术的成熟,三元材料的安全性能得到了改善,预计未来三元材料仍将占据国内6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三元正极材料的迭代方面,产业已经完成了从1系到8系的升级,未来将会进行从8系高镍向9系NCMA(镍钴锰铝)、NM无钴材料的迭代,来进一步提升电池性能。而高镍三元技术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期,尽管富锂锰基材料可能成为新一代材料,但其产业化道路较远。
在竞争格局方面,目前国内三元正极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CR3和CR5(前三名和前五名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5%和52%。市场竞争分散的原因包括原材料成本占比高,正极材料总产值大,以及电池厂商倾向于纵向一体化布局。但是高镍化和一体化趋势有望改变这一局面,提升行业集中度。高镍工艺复杂度和技术壁垒提升,将导致龙头公司通过技术know-how和成本控制优势,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研究还对比了三元正极公司的专利和研发能力差异。三元材料公司在提高电池能量密度的同时,需要保持其循环和安全性能,这就要求公司必须进行专利积累,以构筑非标解决方案的竞争壁垒。目前,当升和巴莫等公司的专利数量领先,容百快速追赶,长远锂科、振华新材、当升科技等公司在特定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积累。
研究报告中还提出了风险提示,包括高镍正极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等风险因素。
这份行业报告深刻分析了三元正极行业的发展趋势、产品迭代、竞争格局以及公司间的专利和研发竞争,展望了在高镍技术趋势下,行业的集中度可能会因为工艺复杂度和技术壁垒的提升而得到提升。同时,行业分析师还关注到了可能的风险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提示。这些内容对于投资者和行业参与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市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