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声系统调音】是音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到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调音师需要精通各种音响设备的特性和功能,同时具备声学知识、乐理基础和艺术修养,以便根据音乐和表演者的特性调整音效。在这个过程中,调音师不仅要处理像卡座、CD机等固定音源的信号,还需要应对复杂的乐队演奏和演唱,这需要对各种乐器和人声的频率范围、音色特征有深入理解。
乐器和人声的频率范围各异,例如弦乐器的中心频率可能在261Hz,影响音色的丰满度,而高频部分(6-10kHz)则决定明亮度和清晰度。钢琴的低音共振频率在25-50Hz,而临场感则在2-5kHz。打击乐器如低音鼓的低频响应在60-100Hz,小鼓的声音饱满度与250Hz有关,而临场感则在5-6kHz。对于人声,男歌手的基音区在64-523Hz,女歌手在160-1200Hz,而齿音通常在6-10kHz。
了解乐器的频率特性对于调音至关重要。弦乐器的基音和高频频段的调整能塑造声音的丰满度和明亮度;钢琴的低频段提升能加强临场感;打击乐器的特定频率调整可以强化音色特点;人声的频率处理则能强调发音的清晰度和情感表达。
在调音中,声源的频率特性对音色的影响显著。低频(LF)影响声音的丰满度和浑厚度,中频(MID)决定音色的明亮度,高频(HF)则关乎音色的清晰度和表现力。不同乐器和人声在这些频段的响应不同,调音师需要根据具体声源进行精细调整。例如,提升1-3kHz可以增强小型乐队的风采,而对交响乐来说,提升800Hz-2kHz的频率可以使得声音更加突出。
通过分析乐器的频率特性表(表9-1),调音师可以根据每个频段对音色的影响来调整均衡器,优化整体音效。例如,增加1-2kHz可以使得吉他拨弦更清晰,提高5-8kHz可以使小号音色更清脆,而在语音处理中,120Hz和200-240Hz的调整可以改善丰满度和减少“隆隆”声,6-10kHz的提升则有助于增强临场感。
扩声系统调音不仅是技术操作,也是艺术创作。调音师需对各种乐器和人声的频率特性有深刻认识,通过调整不同频段来平衡和突出各种声音,从而创造出理想的声音效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技术基础,还需拥有丰富的艺术感知,才能在调音台上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