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PPT学习教案是针对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一课——《守株待兔》进行的教学设计。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源于古代中国,讲述了一个种田人偶然在树桩旁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之后便放下农活,整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次得到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旨在教育孩子们不能对意外的收获抱有过分的侥幸心理,而应踏实做事。
学习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学生需要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确保能够正确读出每个字的音,如“大截”、“守护”、“窜出”、“撞到”、“树桩”、“从此”和“锄头”等。
2. 读通句子,理解文意,并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结构。
3. 思考种田人为什么会选择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引导学生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4. 默读课文的前两个自然段,找出描述种田人如何得到野兔的句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习任务中,教师设置了以下问题来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
1. 分析种田人守在树桩旁的原因,让学生思考行为背后的动机。
2. 通过比较不同的句子,如“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和“坐在树桩旁边等着”,让学生理解“整天”这个词在表达上的含义,即强调了种田人放弃所有其他工作,一心一意地等待。
3. 读第三自然段,探讨结果,认识到心存侥幸不做事最终将一事无成的道理。
4. 设想如果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会对种田人说什么,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此外,教案还提供了课外延伸活动,如:
1. 讲述故事给家长或朋友听,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2. 阅读并了解其他成语故事,如“亡羊补牢”、“滥竽充数”等,增强成语知识和文化素养。
3. 写作练习,设想第二年种田人听从他人劝告后的行动,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书面表达。
通过这个PPT学习教案,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汉字和词语,还能理解寓言故事中的深层含义,培养阅读、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同时,教师通过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使得学习过程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