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谢中书书》知识点解析
#### 一、背景介绍
- **作者简介**: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是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他曾在朝廷任职,后辞官归隐茅山,因其在朝野中的影响力被称为“山中宰相”。陶弘景著有《陶隐居集》等著作。
- **写作背景**: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分裂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选择远离尘嚣,隐居山林,寄情于自然之中,以此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这一时期,山水文学逐渐兴盛起来,《答谢中书书》正是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诞生的作品。
#### 二、文本分析
- **文体特点**:《答谢中书书》是一封书信体的散文作品。在中国古代,书信不仅是一种实用性的文体,也是文人表达情感、展示才华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类作品通常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能够很好地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主要内容**:文章首先总领全文地提到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随后详细描绘了山川的各种美景,如“五色交辉”的石壁、“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的早晨景象以及“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的傍晚景色。通过这些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变幻无穷的魅力。
- **结构安排**: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开头先总述山川之美,接着分段描绘具体的自然风光,最后总结,表达作者对于这些美景的赞叹之情以及对自己能够领略到这份美的满足感。
#### 三、重点解读
- **重点实词**:文章中涉及了一些重要的文言词汇,例如“共谈”指共同谈论,赞叹;“交辉”形容色彩斑斓,相互映衬;“歇”在此处表示消散;“颓”则指的是太阳下落。这些词语的理解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
- **言外之意**:文章结尾处提到“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不仅是在赞美眼前的美景,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自豪之情,似乎在暗示自己与前代文人谢灵运(康乐公)一样,能够深刻理解和欣赏大自然之美。
- **思想感情**:整篇文章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赞赏之情。通过对山川之美的细致描绘,作者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奇,也表达了自己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愉悦之情,以及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 四、练习题解析
- **总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句话总揽全文,奠定了文章的基调。
- **晨昏变化之美**:“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这两句话生动描绘了一天之中早晚不同的自然景观,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
- **山水之美具体体现**:文章中通过“山水相映之美”、“色彩搭配之美”以及“晨昏变化之美”三个方面,具体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与美丽。
- **结构安排**:文章采用了典型的“总—分—总”结构,使得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答谢中书书》不仅是一篇优美的山水散文,更是一部反映作者情怀和审美情趣的作品。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不仅可以增进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还能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美的深切热爱和独特见解。